象聲

詞語解釋
象聲[ xiàng shēng ]
⒈ ?摹擬事物的聲音。
英onomatopoeia; imitive words;
引證解釋
⒈ ?即形聲。“六書”之一,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用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字,意符表示該字所屬的意義范疇,聲符表示該字的聲音。
引《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顏師古 注:“象聲,即形聲。”
⒉ ?口技的一種。擅長摹擬各種聲音。
引清 鈕琇 《觚賸續編·象聲》:“都下有為象聲之戲者,其人以尺木來。隔屏聽之,一音乍發,眾響漸臻,或為開市,則廛主啟門,估人評物,街巷談議,牙儈喧呶,至墟散而息。”
清 顧祿 《桐橋倚棹錄·舟楫》:“雜耍之技,來自 江 北,以軟硬工夫、十錦戲法、象聲、間壁戲、小曲、連相、燈下跳獅、煙火等藝擅長。”
國語辭典
象聲[ xiàng shēng ]
⒈ ?六書之一。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參見「形聲」條。
分字解釋
※ "象聲"的意思解釋、象聲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jǐng xiàng景象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無聲息
- wú shēng yuè無聲樂
- shēng yàn聲焰
- shēng wén聲聞
- shēng mén聲門
- gē shēng歌聲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dī shēng xià qì低聲下氣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chōu xiàng抽象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yìn xiàng印象
- huì shēng huì yǐng繪聲繪影
- gāo shēng高聲
- zhī zhī shēng吱吱聲
- shēng zhàng聲障
- hǎo shēng hǎo qì好聲好氣
- huà shēng化聲
- wú shēng huà無聲畫
- wū wū shēng嗚嗚聲
- shēng yuān聲寃
- yìng shēng應聲
- jiāo shēng嬌聲
- nán shēng男聲
- qīng shēng輕聲
- shēng bō聲波
- hǒu shēng吼聲
- bù xiàng不象
- zòng shēng縱聲
- hān shēng鼾聲
- shī shēng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