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

詞語解釋
德士[ dé shì ]
⒈ ?宋溫州人林靈素,少從浮屠學,苦其師打罵,改當道士。后以方術為宋徽宗所寵,“欲廢釋氏以逞前憾”,請改僧為德士。徽宗采納其建議,遂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詔廢佛。
引證解釋
⒈ ?宋 溫州 人 林靈素,少從浮屠學,苦其師打罵,改當道士。后以方術為 宋徽宗 所寵,“欲廢釋氏以逞前憾”,請改僧為德士。 徽宗 采納其建議,遂于 宣和 元年正月下詔廢佛。參閱《宋史·徽宗紀四》。
引宋 費袞 《梁溪漫志·改德士頌》:“宣和 庚子,改僧為德士,一時浮屠有以違命被罪者。”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政和 間, 林靈素 主張道教,建議以僧為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釋氏為出其下耳。 臨川 饒德操,時棄儒為僧,作《德士頌》四首。其一云:‘德士舊來稱進士,黃冠初不異儒冠。種種是名名是假,世人誰不被名謾。’”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廢佛氏》:“除佛之禁,莫酷於 元魏 太武帝 ……又次,則 宋 宣和 中除佛教,改佛為大覺金仙,佛寺為神霄宮,僧加冠簪為德士,其事皆 徽宗 獨斷。”
國語辭典
德士[ dé shì ]
⒈ ?德操高尚的士人。
⒉ ?僧侶的別稱。
引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一·記詩》:「政和間,林靈素主張道教,建議以僧為德士,使加冠巾,其意以釋氏為出其下耳。」
分字解釋
※ "德士"的意思解釋、德士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zhàn shì戰士
- nǚ shì女士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shuò shì碩士
- qí shì騎士
- yuàn shì院士
- shèng dé yí fàn盛德遺范
- nán shì男士
-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
- ruì shì瑞士
- wèi shì衛士
- sì zhǔ dé四主德
- cǎo yī shì草衣士
- shēn shì紳士
- xián shì賢士
- shù shì術士
- shè huì gōng dé社會公德
- jiǎng shì quán蔣士銓
- jìn shì進士
- sǐ shì死士
- shì yǒu士友
- jué shì爵士
- dào shì道士
- měi dé美德
- zhèng dé正德
- dùn shì遁士
- yǐ dé bào dé以德報德
- lì shì力士
- xué shì學士
- wǔ shì武士
- shì mín士民
- shì qì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