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

詞語解釋
麋鹿[ mí lù ]
⒈ ?亦稱“四不像”。中國著名的特產(chǎn)動(dòng)物,但野生的早已滅絕,現(xiàn)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獵苑的孑遺,特征是尾特別長,眉杈特別發(fā)達(dá),形成主杈模樣。
例麋鹿?jié)M之。——《墨子·公輸》
取其麇鹿。——《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英mi-lu;
引證解釋
⒈ ?麋與鹿。
引《孟子·梁惠王上》:“樂其有麋鹿魚鱉。”
唐 孟郊 《隱士》詩:“虎豹忌當(dāng)?shù)溃缏怪厣怼!?/span>
⒉ ?即麋。
引《墨子·非樂上》:“今人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貞蟲異者也。”
唐 崔道融 《元日有題》詩:“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清 孫枝蔚 《送陸粲石之金陵省令兄繡聞時(shí)歸自關(guān)外》詩:“東頭重聚因麋鹿,原上相關(guān)有鶺鴒。”
國語辭典
麋鹿[ mí lù ]
⒈ ?麋與鹿二獸的合稱。
⒉ ?動(dòng)物名。偶蹄目鹿科,原分布于我國北方草原與沼澤。肩高約一點(diǎn)一公尺,體長約二公尺,體重可達(dá)二百公斤。角甚長似鹿,尾似馬,蹄似牛,頸似駱駝。夏季體呈紅褐色,冬季呈灰褐色。
英語elk
德語Davidshirsch (Bio)?
法語cerf du père David
分字解釋
※ "麋鹿"的意思解釋、麋鹿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chóng fù lù míng重赴鹿鳴
- mí lù麋鹿
- mí lù麋鹿
- bái lù zhǐ白鹿紙
- lù dòng鹿洞
- lù tóu鹿頭
- lù mí鹿麛
- lù shù鹿樹
- lù lú鹿櫨
- yín lù銀鹿
- bái lù dòng白鹿洞
- mí lù xián rén麋鹿閑人
- mí lù xián rén麋鹿閑人
- jiāo lù zhī mèng蕉鹿之夢(mèng)
- zhú lù zhōng yuán逐鹿中原
- jīn lù金鹿
- lù zhài鹿寨
- bó lù踣鹿
- lù míng鹿鳴
- lù jiǎo chā鹿角叉
- lù lù鹿輅
- lù niǎn鹿輦
- lù wěi鹿尾
- fán lù樊鹿
- lù lǐ鹿蠡
- jiā lù麚鹿
- bái lù bì白鹿幣
- chǔn rú lù shǐ蠢如鹿豕
- lù lú鹿盧
- lù shǔ鹿蜀
- hú lù胡鹿
- lù mì鹿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