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史

詞語解釋
三史[ sān shǐ ]
⒈ ?魏晉南北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唐開元以后,因《東觀漢記》失傳,乃以《史記》、《漢書》、《后漢書》為三史。見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三史》。
引證解釋
⒈ ?魏 晉 南北 朝以《史記》、《漢書》、《東觀漢記》為三史。 唐 開元 以后,因《東觀漢記》失傳,乃以《史記》、《漢書》、《后漢書》為三史。見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三史》。
引《后漢書·郡國志序》:“今但録中興以來郡縣改異,及《春秋》、三史會同征伐地名,以為《郡國志》。”
唐 劉知幾 《史通·補注》:“如 韓、戴、服、鄭 鉆仰六經, 裴、李、應、晉 訓解三史,開導后學,發明先義,古今傳授,是曰儒宗。”
清 唐孫華 《贈趙松一》詩:“六經貯巾箱,三史供點竄。”
國語辭典
三史[ sān shǐ ]
⒈ ?六朝以前,《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合稱為「三史」。唐玄宗開元以后,以范曄《后漢書》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合稱為「三史」。
分字解釋
※ "三史"的意思解釋、三史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ān shēn三身
- biān nián shǐ編年史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dà shǐ大史
- lì shǐ歷史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nán shǐ南史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wài shǐ外史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mín shǐ民史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劍
- sān biàn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