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

詞語解釋
龍虎[ lóng hǔ ]
⒈ ?形容皇帝的氣派。
英manner of an emperor;
⒉ ?比喻英雄豪杰。
例皆為龍虎。——《史記·項羽本紀》
英hero; warrior;
引證解釋
⒈ ?龍與虎。
引晉 王嘉 《拾遺記·顓頊》:“有曳影之劍,騰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劍則飛起指其方,則尅伐;未用之時,常於匣里如龍虎之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三》:“又鑄銅為大鼓,及飛廉、翁仲、銅駞、龍虎,皆以黃金飾之,列于宮殿之前。”
⒉ ?喻英雄俊杰。
引三國 魏 應璩 《與尚書諸郎書》:“二三執事,以龍虎之姿,遭風云之會。”
唐 李白 《古風》之一:“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 秦。”
宋 蘇軾 《九日黃樓作》詩:“詩人猛士雜龍虎, 楚 舞 吳 歌亂鵝鴨。”
自注:“坐客三十餘人,多知名之士。”
王十朋 注:“崔班 《灼灼歌》:坐中之客皆龍虎。”
宋 周必大 《益公題跋·跋劉仲威蘭亭序》:“晉 人風度不凡,于書亦然, 右軍 又 晉 人之龍虎也。”
清 孫致彌 《詠史次王玠右先生韻》:“龍虎親軍三十萬,登壇空想 霍嫖姚。”
⒊ ?指君臣。
引宋 王清惠 《滿江紅》詞:“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説。”
⒋ ?五色斑斕貌。
引《史記·項羽本紀》:“﹝ 沛公 ﹞入 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六:“想象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⒌ ?喻炳煥的文章。
⒍ ?道教語。指水火。
引唐 李咸用 《送李尊師歸臨川》詩:“塵外煙霞吟不盡,鼎中龍虎伏初馴。”
宋 蘇軾 《和章七出守湖州》之二:“鼎中龍虎黃金賤,松下龜蛇緑骨輕。”
宋 朱熹 《<周易參同契>考異》:“坎離水火龍虎鈆汞之屬,只是互換其名,其實只是精氣二者而已。精,水也,坎也,龍也,汞也;氣,火也,離也,虎也,鈆也。”
《老殘游記》第九回:“既不是寂滅虛無,又不是鉛汞龍虎。”
⒎ ?堪輿家語。指墓左右兩邊的土堆。左為青龍,右為白虎。
引明 繆希雍 《葬經翼·四獸砂水篇七》:“貼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龍虎者,以其護衞區穴,不使風吹,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故曰青龍蜿蜒,白虎馴頫。”
⒏ ?后以“龍虎”借指 南京。
引《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 晉 張勃 《吳錄》:“劉備 曾使 諸葛亮 至京,因覩 秣陵 山阜,嘆曰:‘ 鐘山 龍盤, 石頭 虎踞,此帝王之宅。’”
清 金綎 《采石磯》詩:“龍虎一失險,洪波空蕩漾。鬱鬱松柏枝, 鐘山 日相望。”
國語辭典
龍虎[ lóng hǔ ]
⒈ ?比喻杰出的人物。
引魏·應璩〈與尚書諸郎書〉:「以龍虎之姿,遭風云之會。」
⒉ ?道家稱水火為「龍虎」。
引《真龍虎九仙經》:「凡修道造金丹,須憑龍虎,水火也。」
⒊ ?術數用語。指墓旁左右的二砂。左為青龍,右為白虎。
引明·繆希雍《葬經翼·四獸砂水篇七》:「貼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龍虎者,以其護衛區穴,不使風吹。」
分字解釋
※ "龍虎"的意思解釋、龍虎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huǒ lóng火龍
- lóng dōng龍東
- lán lù hǔ攔路虎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lóng zhū龍珠
- hǔ shì dān dān虎視眈眈
- ní lóng尼龍
- bái hǔ白虎
- yú lóng bǎi biàn魚龍百變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lóng wáng龍王
- hé lóng合龍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遺患
- yú huà lóng魚化龍
- wò lóng臥龍
- biàn sè lóng變色龍
- shén lóng神龍
- jīn lóng金龍
- lǎo hǔ老虎
- jiāo lóng交龍
- zhòng hǔ tóng xīn眾虎同心
- fāng hǔ方虎
- shā lóng沙龍
- èr hǔ二虎
- wú shēng hǔ無聲虎
- fēi lóng飛龍
- kǒng lóng恐龍
- lóng téng龍騰
- yǎng hǔ yí huàn養虎遺患
- hēi lóng黑龍
- lóng tóu龍頭
- lóng dùn龍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