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詞語(yǔ)解釋
正體[ zhèng tǐ ]
⒈ ?正規(guī)的字體。
英standardized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s;
⒉ ?正楷體書(shū)法。
英ronde;
⒊ ?字母的印刷體。
英block letter;
引證解釋
⒈ ?主體,本體。
引《墨子·大取》:“圣人惡疾病,不惡危難,正體不動(dòng),欲人之利也,非惡人之害也?!?br />孫詒讓 間詁引 畢沅 曰:“言欲存其身以利人,非惡人之以危難害己。”
《漢書(shū)·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夫日者,眾陽(yáng)之宗,天光之貴,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陰而侵陽(yáng),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踰貴之變與?”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shū)》:“今且談其正體,凡質(zhì)象所結(jié),不過(guò)形神。形神合時(shí),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span>
⒉ ?舊指承宗的嫡長(zhǎng)子。
引《儀禮·喪服》:“傳曰:何以三年也?正體於上,又乃將所傳重也。”
胡培翚 正義:“雷氏 次宗 云,父子一體也,而長(zhǎng)嫡獨(dú)正,故曰體。”
《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shī)序>》:“正體毓德於少陽(yáng),王宰宣哲於元輔?!?br />李善 注:“正體,太子也?!?/span>
⒊ ?猶正統(tǒng)。
引隋 王通 《文中子·問(wèn)易》:“晉 宋 之王,近於正體,於是乎未忘中國(guó)?!?/span>
⒋ ?正統(tǒng)的體式。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shuō)》:“至 石渠 論藝, 白虎 通講;聚述圣言通經(jīng),論家之正體也?!?br />王闿運(yùn) 《論文體》:“賦以 荀子 為正體。”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蕭穎士不知史例》:“蕭穎士 論史以《春秋》為正體,以《史記》為偽體。”
⒌ ?正楷字。
引《法書(shū)要錄》卷三引 唐 李嗣真 《書(shū)后品》:“右軍 正體,如陰陽(yáng)四時(shí),寒暑調(diào)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
⒍ ?規(guī)范的漢字字形。
⒎ ?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國(guó)語(yǔ)辭典
正體[ zhèng tǐ ]
⒈ ?主體、本體。
引《漢書(shū)·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夫以陰而侵陽(yáng),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逾貴之變與?」
⒉ ?文字的標(biāo)準(zhǔn)字體,對(duì)別體、異體而言。
⒊ ?大陸地區(qū)用語(yǔ):(1)? 指規(guī)范的漢字字體。(2)? 指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分字解釋
※ "正體"的意思解釋、正體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yǔ)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yǔ)
- rén tǐ人體
- zhèng qì正氣
- tǐ yìn體胤
- tǐ néng體能
- zhèng zhèng正正
- zhěng tǐ整體
- méi zhèng tiáo沒(méi)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shí tǐ實(shí)體
- fāng zhèng方正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體鱗傷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jīng)
- pò tǐ shū破體書(shū)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fēng)
- yǔ tǐ shī語(yǔ)體詩(shī)
- shí tǐ fǎ實(shí)體法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luǒ tǐ裸體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jié)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tǐ wèi體位
- zhèng diǎn正點(diǎn)
- lì tǐ jiǎo立體角
- tiān tǐ天體
- cháng fāng tǐ長(zhǎng)方體
- tǐ fū體膚
- tǐ yù體育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zhèng shuō正說(shuō)
- quán tǐ xué全體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