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當

詞語解釋
厭當[ yā dāng ]
⒈ ?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災殃的降臨。抵;實現(xiàn)。
引證解釋
⒈ ?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災殃的降臨。
引《史記·黥布列傳》“黥布 者, 六 人也,姓 英 氏” 唐 司馬貞 索隱:“布 以少時有人相云,‘當刑而王’,故《漢雜事》云‘ 布 改姓 黥,以厭當之’也。”
漢 王充 《論衡·吉驗》:“秦始皇帝 常曰:‘東南有天子氣。’于是東游以厭當之。”
《北史·房豹傳》:“紹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戰(zhàn)艦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
⒉ ?抵;實現(xiàn)。 《三國志·吳志·吳范傳》:“權(quán) ﹝ 孫權(quán) ﹞為將軍時, 范 嘗白言 江南 有王氣…… 權(quán) 曰:‘若終如言,以君為侯。’及立為 吳王,范 時侍宴,曰:‘昔在 吳中,嘗言此事,大王識之邪?’ 權(quán) 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綬帶 范。
引范 知 權(quán) 欲以厭當前言,輒手推不受。”
分字解釋
※ "厭當"的意思解釋、厭當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dàng zuò當作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當然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shì dàng適當
- chōng dāng充當
- xiǎng dāng dāng響當當
- dāng zhōng當中
- dāng rán當然
- dāng dōng當東
- sè dāng色當
- dāng jīn當今
- dāng dài當代
- dāng jiā zuò zhǔ當家作主
- bù dāng不當
- jiàn yì dāng wéi見義當為
- dàng shí當時
- zhèng dāng正當
- dāng lù sāi當路塞
- dàng tiān當天
- dāng chū當初
- yào dāng要當
- wǎn shí dàng ròu晚食當肉
- yàn shí zhèng厭食癥
- dāng lù zi當路子
- dāng lù當路
- dāng lù jūn當路君
- dāng yáng當陽
- dāng zhuó bù zhuó當著不著
- dāng qián當前
- dīng dāng叮當
- dàng nián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