媞媞

詞語解釋
媞媞[ tí tí ]
⒈ ?美好。
⒉ ?安樂貌。
引證解釋
⒈ ?美好。
引《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西施 媞媞而不得見兮, 嫫母 勃屑而日侍。”
王逸 注:“媞媞,好貌也。 《詩》曰‘好人媞媞’也。”
今本《詩·魏風·葛屨》作“提提”。 晉 傅玄 《艷歌行·有女篇》:“有女懷芬芳,媞媞步東廂。”
明 孟洋 《大復何君墓志銘》:“有女媞媞,爰儷君子。”
⒉ ?安樂貌。
引唐 張九齡 《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詩:“飛鳴復何遠,相顧幸媞媞。”
梁啟超 《論自由》:“‘樂’主義者,亦天下之良主義也。有人於此,媞媞務樂己,而曰我實行樂主義可乎?”
國語辭典
媞媞[ tí tí ]
⒈ ?美好的樣子。
引《楚辭·東方朔·七諫·怨世》:「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分字解釋
※ "媞媞"的意思解釋、媞媞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