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刻

詞語解釋
侵刻[ qīn kè ]
⒈ ?侵害,剝奪。
⒉ ?苛重。
引證解釋
⒈ ?侵害,剝奪。
引《詩·曹風·下泉序》:“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憂而思明王賢伯也。”
《后漢書·劉隆傳》:“十五年,詔下州郡檢覈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呼。”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雖大木亦枯死,有一夕傷數百株者。此多大姓侵刻細民,故以此報之也。”
明 文徵明 《周康僖公傳》:“太監 李興 提督山陵,言者論其侵刻誖謾。有旨下公勘問,公盡法探竟,得其侵漁僨事諸不法,按劾抵罪。”
⒉ ?苛重。
引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抑又蕃舶之征過於侵刻,遂不復至中華耶?”
分字解釋
※ "侵刻"的意思解釋、侵刻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