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隸

詞語解釋
漢隸[ hàn lì ]
⒈ ?漢代通行的隸書。
⒉ ?指漢朝的屬吏。
引證解釋
⒈ ?漢 代通行的隸書。參見“隸書”。
引元 郝經 《書<磨崖碑>后》詩:“正筆篆玉藏 李斯,出筆存鋒兼 漢 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曲·弦索入曲》:“嘗見友人以 漢 隸自夸,余誚之曰:此不過於真字上加一二筆飛撇,遂枉其名曰隸。”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承安宮鼎銘》:“阮氏 《鐘鼎彝器款識》定此器為 漢 物者,以銘文字體於 漢 隸為近。”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而先 伏生 所口授者,緣其寫以 漢 隸,遂反稱今文。”
⒉ ?指 漢 朝的屬吏。
引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至如身為 漢 隸,而跡入 魏 幕。”
國語辭典
漢隸[ hàn lì ]
⒈ ?泛指一種兩漢時期普遍使用的字體。
⒉ ?專指東漢時,字形如八字分布,筆勢富含變化的隸書。此名稱為區別筆勢較為刻板的 唐隸而言。
分字解釋
※ "漢隸"的意思解釋、漢隸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hàn mín漢民
- hòu hàn shū后漢書
- hàn shū漢書
- hàn dōng zhū漢東珠
- dà hàn大漢
- hàn mín zú漢民族
- dān shēn hàn單身漢
- hàn dōng liú漢東流
- dōng hàn東漢
- hàn dōng bàng漢東蚌
- tóng lì僮隸
- hàn jiāng漢將
- lì zì隸字
- lì xué隸學
- lì tǐ隸體
- hàn yuè fǔ漢樂府
- mín lì民隸
- hàn běn fáng漢本房
- mén wài hàn門外漢
- hàn jīn漢津
- hàn yuè漢月
- hàn diāo漢貂
- hàn jiān漢奸
- zǒu lì走隸
- wài lì外隸
- xiǎo lì小隸
- hàn xué jiā漢學家
- hàn wén dì漢文帝
- lì fǎ隸法
- chéng lì程隸
- shǔ hàn蜀漢
- què hàn鵲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