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祀

詞語解釋
三祀[ sān sì ]
⒈ ?古代春季三種祭禮的合稱,即大祀、中祀、小祀。
⒉ ?古代大夫祭祀門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無后的眾鬼,合稱“三祀”。
⒊ ?三年。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春季三種祭禮的合稱,即大祀、中祀、小祀。
引《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shí)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漢 鄭玄 注:“三祀皆積柴實(shí)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bào)陽也。”
按:大祀用玉帛牲全,次祀用牲幣,小祀用牲。見《周禮·春官·肆師》。 宋 蘇轍 《郊祀慶成》詩:“盛禮彌三祀,初元正七年。”
⒉ ?古代大夫祭祀門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無后的眾鬼,合稱“三祀”。
引《禮記·祭法》:“大夫立三祀,曰族厲,曰門,曰行。”
漢 蔡邕 《獨(dú)斷》:“大夫以下,自立三祀之別名:曰族厲,曰門,曰行。”
⒊ ?三年。
引《后漢書·崔骃傳》:“乃稱疾而屢復(fù)兮,歷三祀而見許。”
分字解釋
※ "三祀"的意思解釋、三祀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ān shēn三身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jié)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劍
- sān biàn三變
- sān píng三平
- dì sān第三
- shí sān食三
- sān gù cǎo lú三顧草廬
- sān jié rén三節(jié)人
- sān nián sàng三年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