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

詞語解釋
八法[ bā fǎ ]
⒈ ?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明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稱職的分老疾、疲軟、貪酷、不謹(jǐn)四項(xiàng)。漢字筆畫有側(cè)(點(diǎn))、勒(橫)、努(直)、趯(鉤)、策(斜畫向上)、掠(撇)、啄(右邊短撇)、磔(捺),謂之八法。多以指書法。
引證解釋
⒈ ?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
引《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辨邦治;三曰官聯(lián),以會(huì)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jīng)邦治;六曰官灋,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jì),以弊邦治。”
《南史·宋武帝紀(jì)》:“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
⒉ ?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稱職的分老疾、疲軟、貪酷、不謹(jǐn)四項(xiàng)。 成化 時(shí)加才力不及一項(xiàng)。 清 代分貪、酷、疲軟無為、不謹(jǐn)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種情況,而分別加以處置,稱八法。
引《清會(huì)典·吏部·考功清吏司》:“糾以八法:曰貪,曰酷,曰罷軟無為,曰不謹(jǐn),曰年老,曰有疾,曰浮躁,曰才力不及。”
參閱 清 章學(xué)誠 《丙辰札記》。 清 唐孫華 《壽王冰庵太守五十韻》:“九閽深詄蕩,八法長奸欺。”
⒊ ?漢字筆畫有側(cè)(點(diǎn))、勒(橫)、努(直)、趯(鉤)、策(斜畫向上)、掠(撇)、啄(右邊短撇)、磔(捺),謂之八法。多以指書法。
引南朝 宋 鮑照 《飛白書勢銘》:“超工八法,盡奇六文。”
唐 沉傳師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題示》詩:“鏘金七言凌 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軒。”
清 馮桂芬 《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工詩文,精八法,尤長徑尺外大字。”
國語辭典
八法[ bā fǎ ]
⒈ ?周代治理官府的八種方法。
引《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屬,以舉邦治;二曰官職,以辦邦治;三曰官聯(lián),以會(huì)官治;四曰官常,以聽官治;五曰官成,以經(jīng)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糾邦治;八曰官計(jì),以弊邦治。」
⒉ ?我國書法中的側(cè)、勒、弩、趯、策、掠、啄、磔八種筆法。參見「永字八法」條。
英語eight methods of treatment (TCM)?
分字解釋
※ "八法"的意思解釋、八法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zhí fǎ執(zhí)法
- bā chéng八成
- zhèng fǎ政法
- bā lù jūn八路軍
- zhǐ fǎ指法
- xiù yī zhí fǎ繡衣執(zhí)法
- shí tǐ fǎ實(shí)體法
- bā jié tān八節(jié)灘
- sī fǎ司法
- zhì fǎ置法
- fǎ shī法師
- zhì fǎ智法
- huà shēn fǎ化身法
- fǎ rén法人
- suàn fǎ算法
- fǎ guī法規(guī)
- wú fǎ wú tiān無法無天
- dì bā第八
- yòng fǎ用法
- mǎ bā èr馬八二
- fǎ tíng法庭
- fǎ huì法會(huì)
- qiāng fǎ槍法
- dìng shēn fǎ定身法
- bù fǎ不法
- qiān ér bā bǎi千兒八百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cháng píng fǎ常平法
- shuì fǎ稅法
- fǎ zhì法制
- shǒu fǎ手法
- fǎ zé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