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伯

詞語解釋
案伯[ àn bó ]
⒈ ?明清時,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稱同案,稱對方的父親為案伯。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時,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稱同案,稱對方的父親為案伯。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齋,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 顧 老相公 家聽見他説的。”
國語辭典
案伯[ àn bó ]
⒈ ?科舉時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齋,倒想起一個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
分字解釋
※ "案伯"的意思解釋、案伯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