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面目

詞語解釋
本來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
⒈ ?固有的樣子。
例本來面目還誰識,且向樽前學楚狂?!鳌ね跏厝省锻醭晌墓珪?/span>
英original(real,unmasked) appearance(character);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指人本有的心性。
引《壇經·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箇是 明 上座本來面目。”
亦省作“本面”。 清 李颙 《學髓》:“水澂則珠自現,心澂則性自朗,故必以靜坐為基……虛明寂定為本面?!?/span>
⒉ ?原來的樣子。
引宋 蘇軾 《老人行》:“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
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即日加冠畜髮,復完本來面目?!?br />《紅樓夢》第五八回:“他這本來面目極好,倒別弄緊襯了。”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七》:“這一潤色,留傳固然留傳了,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本來面目?!?/span>
國語辭典
本來面目[ běn lái miàn mù ]
⒈ ?佛教用語。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
引《五燈會元·卷二·蒙山道明禪師》:「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span>
反面目全非
⒉ ?事物原本的樣子。
引《鏡花緣·第四六回》:「任他變幻,何能脫卻本來面目!」
分字解釋
※ "本來面目"的意思解釋、本來面目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shì mù yǐ dài拭目以待
- tóu mù頭目
- miàn shòu jī yí面授機宜
- mù rǎn目染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zǐ mù子目
- bǎn běn版本
- xì mù細目
- mù sòng目送
- mù wò目臥
- mù jí目即
- gēn běn根本
- cǎo běn草本
- mù qián目前
- huà miàn畫面
- yǒu mù gòng dǔ有目共睹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huáng mù zūn黃目尊
- yǐ lái以來
- míng mù名目
- mù chù目觸
- zhòng mù kuí kuí眾目睽睽
- kē mù rú科目儒
- ér lái而來
- mù shì目視
- mù jiàn目見
- zuì mù最目
- shǔ mù cùn guāng鼠目寸光
- hòu miàn后面
- jī mù yǎn雞目眼
- piān mù篇目
- lái yuán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