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

詞語解釋
打散[ dǎ sàn ]
⒈ ?猶拆散。
⒉ ?謂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
⒊ ?舊謂祭奠后把供品分與眾人。也稱散福。
引證解釋
⒈ ?猶拆散。
引明 梁辰魚 《巫山十二峰·懷人》套曲:“雙雙配偶,是誰打散?”
⒉ ?謂把成套或成包的物件分散。
例如:這套瓷器不要打散了。
⒊ ?舊謂祭奠后把供品分與眾人。也稱散福。
引《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一齊拿上來與梵僧打散,登時把梵僧吃的楞子眼兒。”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先捧到 牛布衣 柩前奠了酒,拜了幾拜,便拿到后邊與眾人打散。”
⒋ ?宋 元 戲曲術(shù)語。每場雜劇演完,附加一段表演,作為整個演出的結(jié)束,稱“打散”。亦泛指曲藝歌舞。
引《水滸傳》第五一回:“如今現(xiàn)在勾欄里説唱諸般品調(diào),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戲舞,或是吹彈,或是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錢。”
國語辭典
打散[ dǎ sǎn ]
⒈ ?每場雜劇演完后,附加一段表演作為結(jié)束,稱為「打散」。后泛指曲藝雜技。
引《水滸傳·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戲舞,或有吹彈,或有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打散[ dǎ sàn ]
⒈ ?分散。如:「本單位裁撤后,所有員工將打散到外事單位。」
⒉ ?弄亂。如:「小心!別把這些資料打散了。」
⒊ ?將祭品散給大家,稱為「打散」。
引《金瓶梅·第四九回》:「落后又是一大碗鱔魚面與菜卷兒,一齊拏上來,與胡僧打散。登時把胡僧吃的楞子眼兒。」
《儒林外史·第二〇回》:「老和尚自己要安排停當,先捧到牛衣柩前奠了酒,拜了幾拜,便拿到后邊與眾人打散。」
英語to scatter, to break sth up, to beat (an egg)?
分字解釋
※ "打散"的意思解釋、打散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dǎ suàn打算
- bā dǎ kē朳打科
- 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 bù dǎ qiú步打球
- dǎ diào打掉
- shuāng dǎ雙打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dǎ tàn打探
- wěn dǎ wěn穩(wěn)打穩(wěn)
- dǎ yā打壓
- dǎ cóng打從
- dǎ zhàng打仗
- yìng dǎ ái硬打捱
- dǎ zhuǎn打轉(zhuǎn)
- dǎ chē打車
- gān dǎ lěi干打壘
- yán dǎ嚴打
- yī dǎ一打
- méi dǎ jǐn沒打緊
- hán shí sàn寒食散
- jīng sàn驚散
- kāi dǎ開打
- bān dǎ班打
- sàn huì散會
- lǘ dǎ gǔn驢打滾
- tī dǎ踢打
- xiāo sàn消散
- xiǎo dǎ小打
- tǎo dǎ chī討打吃
- pào dǎ dēng炮打燈
- dǎ yìn打印
- zé dǎ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