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端

詞語解釋
發端[ fā duān ]
⒈ ?開端;創始(如一個過程或一連串的事件)
英initiative; make a start;
⒉ ?初現,開頭。
例人類意識的發端。
英dawn; beginning;
引證解釋
⒈ ?開始;起頭。
引《后漢書·五行志一》:“凡別字之體,皆從上起,左右離合,無有從下發端者也。”
《宣和遺事》前集:“凡天神降臨事,蓋發端於 王老志,而極於 林靈素。”
《孽海花》第二六回:“金 寳 兩妃的貶謫……這不是廢立的發端嗎?”
蔡元培 《美術的起原》:“要之音樂的發端,不外乎感情的表出。”
魯迅 《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采用”》:“首先提出的是舊形式的采取,這采取的主張,正是新形式的發端,也就是舊形式的蛻變。”
⒉ ?特指一篇或一段文章的開頭。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發端忌作舉止,收拾貴在出場。”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吾於發端之始,即以諷刺戒人。”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其詩每章皆以‘嗚呼’發端。”
⒊ ?指律詩的起首二句。
引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有古律,有今律。有頷聯,有發端,有落句。”
胡才甫 箋注:“徐師曾 《詩體明辯》謂律詩起首二句名起聯,又名發句,亦稱發端。”
⒋ ?猶提出。
引《明史·李時傳》:“所建諸典禮,咸他人發端,而 時 傅會成之。”
《明史·姦臣傳·溫體仁》:“所欲推薦,陰令人發端,己承其后。”
清 薛福成 《答袁戶部書》:“凡兩國交涉,遇本國關係利害之事,無論于彼國有無先施,皆可發端。”
國語辭典
發端[ fā duān ]
⒈ ?開始。
引《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凡別字之體,皆從上起,左右離合,無有從下發端者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詮賦》:「及仲宣靡密,發端必遒。」
近發軔 開端 開始
分字解釋
※ "發端"的意思解釋、發端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fā guāng發光
- fā láo sāo發牢騷
- fā dòng發動
- fèn fā奮發
- tǔ shí wò fā吐食握發
- fā qǐ發起
- bù yí háo fā不遺毫發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zhī fā支發
- pī fā批發
- dòng fā動發
- hā lǐ fā哈里發
- xīng fā興發
- jié duān節端
- fā rè發熱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百中
- huǒ lǐ huǒ fā火里火發
- fā shēng發生
- lǐ fà理發
- duān jié端節
- fā diàn發電
- yǐn fā引發
- duān mù端木
- fā zhǎn發展
- fā diàn jī發電機
- hēi fā黑發
- fā bù發布
- fā dá發達
- fā yán發言
- chū fā diǎn出發點
- ǒu fā偶發
- fā xiàn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