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口

詞語解釋
黃口[ huáng kǒu ]
⒈ ?雛鳥的嘴。借指雛鳥。指幼兒。
引證解釋
⒈ ?雛鳥的嘴。借指雛鳥。 漢 劉向 《說苑·敬慎》:“孔子 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
引孔子 曰:‘黃口盡得,大爵獨不得,何也?’”
南朝 齊 謝朓 《詠竹詩》:“青扈飛不礙,黃口得相窺。”
唐 元稹 《有鳥》詩之十四:“可惜官倉無限粟, 伯夷 餓死黃口肥。”
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汝雛旦暮啼黃口,汝魂血污歸故鄉。”
⒉ ?指幼兒。
引《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
高誘 注:“黃口,幼也。”
《新唐書·百官志一》:“每歲孟春上其籍,自黃口以上印臂。”
清 吳嘉紀 《堤決》詩之五:“暮年辛苦飼孤孫,黃口命倚白頭存。”
阿英 《夜》:“孤兒寡婦的哀號,白發黃口的凄吟,一切的經過,又完全涌上心頭。”
國語辭典
黃口[ huáng kǒu ]
⒈ ?雛鳥。因出生時,嘴為黃色,故稱為「黃口」。
引唐·陳陶〈空城雀〉詩:「近村紅栗香壓枝,嗷嗷黃口訴朝饑。」
⒉ ?幼小的孩童。
引《淮南子·泛論》:「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分字解釋
※ "黃口"的意思解釋、黃口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kāi kǒu開口
- rù kǒu入口
- mén kǒu門口
- jìn kǒu進口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眾口同聲
- lù kǒu路口
- huáng mù zūn黃目尊
- huáng hǎi hǎi zhàn黃海海戰
- huáng huā黃花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kǒu yǔ口語
- huáng hé黃河
- dà kǒu大口
- huáng xīng黃興
-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
- huáng hūn黃昏
- huáng yī fū黃衣夫
- huáng jīn黃金
- huáng liú lí黃琉璃
- huáng tǔ黃土
-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
- kǒu xiāng táng口香糖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口口聲聲
- yī kǒu一口
- gǎi kǒu改口
- jiè kǒu借口
- kě kǒu kě lè可口可樂
- huáng tǔ rén黃土人
- huáng guàn cǎo fú黃冠草服
- huáng yè黃頁
- kǒu qì口氣
- kǒu shuǐ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