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虱

詞語解釋
龍虱[ lóng shī ]
⒈ ?參見:龍虱,龍虱。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龍蝨”。昆蟲名。成蟲體橢圓形,扁平,黑色或褐色,幼蟲體細(xì)長。常居水中,夜出飛翔。 廣東、福建 常捕以為食品。
引明 屠本畯 《閩中海錯(cuò)疏·介部》:“龍虱,似螥蜋而小,黑色,兩翅六足,秋月暴風(fēng)起,從海上飛來,落水田或池塘,海濱人撈取,油鹽製藏珍之。”
明 陳懋仁 《泉南雜志》:“龍虱,如牛糞上蟲,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風(fēng)味。”
徐珂 《清稗類鈔·飲食·粵人之食鳥獸蟲》:“粵 東食品,頗有異於各省者,如犬、田鼠……龍蝨、禾蟲是也。”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七》:“龍虱生水中,外甲殼而內(nèi)軟翅,似金龜蟲,也能略飛。”
⒉ ?一人劃的小船。
引《花城》1981年第2期:“順德 劃的卻是十三人龍,五人龍,三雞(三人劃),甚至龍虱(一個(gè)人扒禾桶),這完全是結(jié)合生產(chǎn),適應(yīng) 順德 河網(wǎng)地帶、小河小涌的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diǎn)。”
國語辭典
龍虱[ lóng shī ]
⒈ ?動(dòng)物名。昆蟲綱鞘翅目龍虱科。棲息于池沼中,體呈橢圓形,體長約二至六公分,體色黑褐而具光澤。以水中昆蟲、小魚及蝌蚪等為主食。龍虱的生活史很長,完成一世代約需二至五年。
分字解釋
※ "龍虱"的意思解釋、龍虱是什么意思由知識(shí)星宿-漢語知識(shí)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huǒ lóng火龍
- lóng dōng龍東
- hù shēn lóng護(hù)身龍
- lóng zhū龍珠
- ní lóng尼龍
- yú lóng bǎi biàn魚龍百變
- lóng cǎo shū龍草書
- lóng wáng龍王
- hé lóng合龍
- yú huà lóng魚化龍
- wò lóng臥龍
- biàn sè lóng變色龍
- shén lóng神龍
- jīn lóng金龍
- jiāo lóng交龍
- shā lóng沙龍
- fēi lóng飛龍
- kǒng lóng恐龍
- lóng téng龍騰
- shī mù yú虱目魚
- hēi lóng黑龍
- lóng tóu龍頭
- lóng dùn龍盾
- lóng fèng龍鳳
- gǔ lóng古龍
- zhàng huà lóng杖化龍
- lóng biàn龍變
- lóng kǒu龍口
- huáng lóng qí黃龍旗
- tuō fèng pān lóng托鳳攀龍
- fēng lóng zhèn風(fēng)龍陣
- lóng fèng chuán龍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