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詞語解釋
土茯苓[ tǔ fú líng ]
⒈ ?又稱“仙遺糧”。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廣布于亞洲東南部及我國南部和東南部。根狀莖可提取淀粉和栲膠,用作工業原料;中醫學上以根狀莖入藥,能解毒、清熱利濕,主治癰腫、疔瘡、關節痛、梅毒等癥。
引證解釋
⒈ ?又稱“光菝葜”、“仙遺糧”。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廣布于 亞洲 東南部及我國南部和東南部。根狀莖可提取淀粉和栲膠,用作工業原料;中醫學上以根狀莖入藥,能解毒、清熱利濕,主治癰腫、疔瘡、關節痛、梅毒等癥。
引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狀如菝葜而圓,其大若鴨子,連綴而生……其肉軟可生啖,有赤白二種,入藥用白者良。”
分字解釋
※ "土茯苓"的意思解釋、土茯苓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