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

詞語解釋
總督[ zǒng dū ]
⒈ ?明初在用兵時派往地方巡視監察的官員;清朝始正式成為地方最高長官,一般管轄兩省的軍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例總督胡宗憲。——《明史》
英governor;
⒉ ?英法等國派駐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
例加拿大總督。
英governor-general;
⒊ ?英國國王派駐自治領的代表。
英viceroy;
引證解釋
⒈ ?總管督率。
引《漢書·敘傳下》:“昭宣 承業,都護是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傳》:“未之鎮,而 隋 師濟 江,猛 總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紀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總督 川 貴 軍務。”
⒉ ?南北朝 統兵將領之通稱。
引《南史·蕭摩訶傳》:“吾為總督,必須身居其后。”
《北史·李平傳》:“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總督之任。”
⒊ ?官名。 明 代初期在用兵時派部院官總督軍務,事畢即罷。 成化 五年始專設 兩廣 總督,后各地逐漸增置,成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總督為地方最高長官,轄一省或二三省,綜理軍民要政,例兼兵部尚書及都察院右都御史銜。另有主管河道及漕運事務者稱河道總督、漕運總督。
⒋ ?宗主國駐在殖民地的最高統治官員。在 英聯邦 內 英 王任命的自治領最高級官員也叫總督。
國語辭典
總督[ zǒng dū ]
⒈ ?管理監督。
引《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昭、宣承業,都護是立,總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國演義·第五回》:「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
⒉ ?職官名。始置于明代,總管轄區內的文武庶政,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數省。
⒊ ?代表君主治理屬地的官吏。如英國的香港總督。也譯作「代王」。
分字解釋
※ "總督"的意思解釋、總督是什么意思由知識星宿-漢語知識在線查詢專業必備工具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zǒng huì總會
- zǒng gàn總干
- zǒng hé總合
- zǒng zhī總之
- dū lì督勵
- zǒng tǐ總體
- zǒng dòng yuán總動員
- zǒng shù總數
- jiào dū教督
- dū shī督師
- zǒng yào總要
- lín lín zǒng zǒng林林總總
- zǒng lǐ總理
- dū du都督
- zǒng děi總得
- zǒng lù xiàn總路線
- zǒng lǐ總里
- zǒng tú總圖
- zǒng suàn總算
- zǒng bù總部
- zǒng jià總價
- zǒng mù總目
- zǒng jī總機
- dū dǎo督導
- zǒng shì總是
- dū shì督視
- dū chá督察
- zǒng yǒu總有
- jīng zǒng zhì qián經總制錢
- qí dū騎督
- zǒng lì總歷
- zǒng lǜ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