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晁錯為內(nèi)史,言事輒聽,幸傾九卿,及為御史大夫,權(quán)任出丞相右。張湯為御史,每朝奏事,國家用日旰,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決湯。蕭望之為御史,意輕丞相,遇之無禮。三人者,賢否雖不同,然均為非誼,各以他事至死,抑有以致之邪!
譯文及注釋
晁錯作內(nèi)史時,不論什么建議皇上都聽從,寵幸超過了九卿;等到做了御史大夫,權(quán)力比丞相還大。張湯做御史時,談及國家政事,常常由早朝奏到天晚,丞相只處在虛位上,天下的事都由張湯決定。蕭望之做御史,心中輕視丞相,遇到丞相十分無禮。這三個人,賢良與否雖然不同,但其行為都是不合時宜的。他們各自因為其他的事導(dǎo)致身死,或許有招致這種結(jié)局的因素吧!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53210341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