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簡介
唐代·戴叔倫的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shí)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jīng)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xiàn)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diào),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293篇)〕猜你喜歡
-
鳳凰臺(tái)上鳳凰游,鳳去臺(tái)空江自流。
出自 唐代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tái)》
-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出自 宋代 柳永: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
出自 清代 納蘭性德: 《采桑子·當(dāng)時(shí)錯(cuò)》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出自 宋代 蘇軾: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出自 宋代 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