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即席和李潼川_韻)
水調歌頭(即席和李潼川_韻)。宋代。魏了翁。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云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艷,愁色上田萊。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只也應開。
[宋代]:魏了翁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云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艷,愁色上田萊。
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只也應開。
清燕臥霜角,月魄幾回哉。一聲雲雁清叫,推枕賦歸來。流水落花去路,畫象棠陰陳跡,霄觀傍樓臺。別憶入梅豔,愁色上田萊。
記來時,驚列缺,走吳回。人間都失匕箸,老婢亦驚猜。匹馬曉風鞭袖,孤堞暮煙烽柝,揮卻掛蛇杯。不負此邦去,笑隻也應開。
唐代·魏了翁的簡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贈太師、秦國公,謚文靖。魏了翁反對佛、老“無欲”之說,認為圣賢只言“寡欲”不言“無欲”,指出“虛無,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學,但也懷疑朱注各經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已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又和陸九淵接近。能詩詞,善屬文,其詞語意高曠,風格或清麗,或悲壯。著有《鶴山全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史雜鈔》、《師友雅言》等,詞有《鶴山長短句》。
...〔
? 魏了翁的詩(675篇) 〕
明代:
符錫
江翻西日愰丹厓,抉眥南榮斗柄楷。突兀尚愁飛鳥度,幽偏真剌野夫懷。
龍棲石洞云常雨,鳳翥韶津禮億柴。罷卻薰弦弄明月,未應佺偓隔形骸。
江翻西日愰丹厓,抉眥南榮鬥柄楷。突兀尚愁飛鳥度,幽偏真剌野夫懷。
龍棲石洞雲常雨,鳳翥韶津禮億柴。罷卻薰弦弄明月,未應佺偓隔形骸。
宋代:
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雲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明代:
李舜臣
愛子窺顏色,趨庭問所思。望中云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愛子窺顔色,趨庭問所思。望中雲共遠,階下草方滋。
曉日明金騎,春風吹綠枝。還聞臨別去,遙附萬年卮。
明代:
張穆
東溟千萬里,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生。
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東溟千萬裡,誠許鳥中英。豈不能言累,徵從慧業生。
撩人低婍妮,饑啄謝憑淩。地僻無談客,青窗感友聲。
明代:
徐熥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