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團兒(香月堂古桂數十株著花,因賦)
玉團兒(香月堂古桂數十株著花,因賦)。宋代。張鎡。 曉來一陣金鳳劣。把閬海、檀霞細屑。依就花兒,深藏葉底,不教人折。初開數朵誰知得。卻又是、金風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宋代]:張鎡
曉來一陣金鳳劣。把閬海、檀霞細屑。依就花兒,深藏葉底,不教人折。
初開數朵誰知得。卻又是、金風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曉來一陣金鳳劣。把閬海、檀霞細屑。依就花兒,深藏葉底,不教人折。
初開數朵誰知得。卻又是、金風漏洩。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
唐代·張鎡的簡介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 張鎡的詩(65篇) 〕
清代:
陳維崧
后堂恰與中門近,當時日傍飛蟬鬢。猶記捉迷藏,水晶庭院涼。
侍兒前后邏,何計將他躲。匿笑顫花枝,鞋尖露一絲。
後堂恰與中門近,當時日傍飛蟬鬢。猶記捉迷藏,水晶庭院涼。
侍兒前後邏,何計將他躲。匿笑顫花枝,鞋尖露一絲。
宋代:
曹勛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宋代:
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