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其八 三疊前韻遣興
金縷曲 其八 三疊前韻遣興。清代。樊增祥。 閑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爛如書熟。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絡垂檐簏簌。今老矣、何心徵逐。春雨閉門聊種菜,莫肩輿、輕看人家竹。閑俯仰,畫屏曲。眼明身健今生福。小齋頭、官書道藏,儒衣僧粥。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邊飾幅。麥秋至、乍清還溽。長樂門邊芳草路,繞天涯、不似江南綠。還枕手,聽兒讀。
[清代]:樊增祥
閑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爛如書熟。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絡垂檐簏簌。
今老矣、何心徵逐。春雨閉門聊種菜,莫肩輿、輕看人家竹。
閑俯仰,畫屏曲。
眼明身健今生福。小齋頭、官書道藏,儒衣僧粥。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邊飾幅。
麥秋至、乍清還溽。長樂門邊芳草路,繞天涯、不似江南綠。
還枕手,聽兒讀。
閑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爛如書熟。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絡垂檐簏簌。
今老矣、何心徵逐。春雨閉門聊種菜,莫肩輿、輕看人家竹。
閑俯仰,畫屏曲。
眼明身健今生福。小齋頭、官書道藏,儒衣僧粥。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邊飾幅。
麥秋至、乍清還溽。長樂門邊芳草路,繞天涯、不似江南綠。
還枕手,聽兒讀。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
:
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兩漢:
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聖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
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雲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
宋代: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
向雪湖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只隨汝輩作陰晴。
曈曨曉日上簾旌,又聽林鳩逐婦聲。
可笑天公無定向,隻隨汝輩作陰晴。
唐代:
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
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
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馀。半斜半傾山衲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