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樊增祥的詩 >
高陽臺 其一 吳縣中丞視陜學時,酷好氈蠟,艷一石工妻,以訪碑故,再宿其家。偶與淇泉述此事,因賦是解
高陽臺 其一 吳縣中丞視陜學時,酷好氈蠟,艷一石工妻,以訪碑故,再宿其家。偶與淇泉述此事,因賦是解
高陽臺 其一 吳縣中丞視陜學時,酷好氈蠟,艷一石工妻,以訪碑故,再宿其家。偶與淇泉述此事,因賦是解。清代。樊增祥。 隴上軺軒,江南裙屐,瘦驄閑訪青珉。墮策山郵,小家碧玉窺門。流鶯苦勸東風住,有蓮花、玉盞酬春。論輕柔、弱柳隨風,飛鳥依人。茅檐紙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見,崔護來頻。畢竟風流,氈槌亦解溫存。后來開府珠江上,甚蘭舟、不載桃根。到今朝,誰念師師,白發青裙。
[清代]:樊增祥
隴上軺軒,江南裙屐,瘦驄閑訪青珉。墮策山郵,小家碧玉窺門。
流鶯苦勸東風住,有蓮花、玉盞酬春。論輕柔、弱柳隨風,飛鳥依人。
茅檐紙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見,崔護來頻。畢竟風流,氈槌亦解溫存。
后來開府珠江上,甚蘭舟、不載桃根。到今朝,誰念師師,白發青裙。
隴上軺軒,江南裙屐,瘦驄閑訪青珉。墮策山郵,小家碧玉窺門。
流鶯苦勸東風住,有蓮花、玉盞酬春。論輕柔、弱柳隨風,飛鳥依人。
茅檐紙槅香泥笐,祇桃花曾見,崔護來頻。畢竟風流,氈槌亦解溫存。
後來開府珠江上,甚蘭舟、不載桃根。到今朝,誰念師師,白發青裙。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
明代:
陳鎰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亂世艱難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一春勝事成虛擲,空憶蘭亭王右軍。
明代:
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鹹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
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清代:
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
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