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其一 始用眼鏡
金縷曲 其一 始用眼鏡。清代。樊增祥。 五十平頭矣。傍青燈、摩挲病眼,廢書而起。就使劉郎窺宓枕,也似看花霧里。是誰把、輕冰琢洗。醉纈狂花收拾凈,剪雙瞳、還我秋江水。猶自有,少年意。抄書試寫桃花紙。笑依然、丹黃滿目,短檠身世。加上一重殊不惡,包老燈籠遜此。便從此、目蝦相倚。牙仗須梳同檢點,更美人、贈我荷囊紫。同系在,吳襟底。
[清代]:樊增祥
五十平頭矣。傍青燈、摩挲病眼,廢書而起。就使劉郎窺宓枕,也似看花霧里。
是誰把、輕冰琢洗。醉纈狂花收拾凈,剪雙瞳、還我秋江水。
猶自有,少年意。
抄書試寫桃花紙。笑依然、丹黃滿目,短檠身世。加上一重殊不惡,包老燈籠遜此。
便從此、目蝦相倚。牙仗須梳同檢點,更美人、贈我荷囊紫。
同系在,吳襟底。
五十平頭矣。傍青燈、摩挲病眼,廢書而起。就使劉郎窺宓枕,也似看花霧裡。
是誰把、輕冰琢洗。醉纈狂花收拾淨,剪雙瞳、還我秋江水。
猶自有,少年意。
抄書試寫桃花紙。笑依然、丹黃滿目,短檠身世。加上一重殊不惡,包老燈籠遜此。
便從此、目蝦相倚。牙仗須梳同檢點,更美人、贈我荷囊紫。
同系在,吳襟底。
唐代·樊增祥的簡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詩(419篇) 〕
:
郭步韞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
菊當九日凌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蕭蕭木葉下園林,搖落偏驚抱恨心。老去不嫌青鬢改,愁多翻愛素幃深。
菊當九日淩霜健,蟲避西風隱壁吟。正是夜來愁伏枕,誰家月下擊清砧。
宋代:
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
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
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明代:
顧清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仙人乘槎南海去,祖席燕市已分冰。把贈金陵半輪月,為君隨處掃炎蒸。
宋代:
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閑處著,白雲一半肯分無?
明代:
程通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孝子別成均,南歸楚水濱。檐頭緗帙舊,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來時禁柳青。都門頻送客,我亦倍思親。
唐代:
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
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
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
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