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會仙巖
游會仙巖。近代。馮振。 會仙巖對會靈臺,崖崩壑絕無塵埃。我聞靈境心已醉,知己二三攜手來。行行乃至銅山下,荊棘漫山疑無路。仙巖縹緲在何處,但聞疏鐘隔煙樹。牧童樵子欣有遇,指我蒼茫云際去。攀藤附葛心樂之,骨苦筋勞不知駐。山回路轉若有見,隱約房櫳鎖云霧。漸近更聞水涓涓,乃是銀河檐際懸。殆恐仙凡相混雜,一洗俗念與塵緣。嗟予性癖好山水,平生遨游幾萬里。南日蒼梧北會稽,亦把西湖比西子。豈知姑射神人性,清冷乃在深山白云里。舍此不求而之他,好遠遺近無乃鄙。行當謝絕塵寰事,高臥東山呼不起。
[近代]:馮振
會仙巖對會靈臺,崖崩壑絕無塵埃。我聞靈境心已醉,知己二三攜手來。
行行乃至銅山下,荊棘漫山疑無路。仙巖縹緲在何處,但聞疏鐘隔煙樹。
牧童樵子欣有遇,指我蒼茫云際去。攀藤附葛心樂之,骨苦筋勞不知駐。
山回路轉若有見,隱約房櫳鎖云霧。漸近更聞水涓涓,乃是銀河檐際懸。
殆恐仙凡相混雜,一洗俗念與塵緣。嗟予性癖好山水,平生遨游幾萬里。
南日蒼梧北會稽,亦把西湖比西子。豈知姑射神人性,清冷乃在深山白云里。
舍此不求而之他,好遠遺近無乃鄙。行當謝絕塵寰事,高臥東山呼不起。
會仙巖對會靈臺,崖崩壑絕無塵埃。我聞靈境心已醉,知己二三攜手來。
行行乃至銅山下,荊棘漫山疑無路。仙巖縹緲在何處,但聞疏鐘隔煙樹。
牧童樵子欣有遇,指我蒼茫雲(yún)際去。攀藤附葛心樂之,骨苦筋勞不知駐。
山回路轉若有見,隱約房櫳鎖雲(yún)霧。漸近更聞水涓涓,乃是銀河檐際懸。
殆恐仙凡相混雜,一洗俗念與塵緣。嗟予性癖好山水,平生遨遊幾萬裡。
南日蒼梧北會稽,亦把西湖比西子。豈知姑射神人性,清冷乃在深山白雲(yún)裡。
舍此不求而之他,好遠遺近無乃鄙。行當謝絕塵寰事,高臥東山呼不起。
唐代·馮振的簡介
馮振(1897.5.10-1983.3.13),知名的教育家、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詩人。1917年起先后在廣西梧州中學、北流中學、容縣中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江蘇教育學院、正風文學院、上海暨南大學、大夏大學和交通大學任教師、教務主任、教授和校長。1949年后,擔任廣西南寧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前身)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文學院教授、名譽系主任,桂林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等職。1983年3月13日在廣西師大病逝,終年86歲。
...〔
? 馮振的詩(161篇) 〕
明代:
陳獻章
北風半夜卷滄溟,杖屨船頭候曉晴。滿目寒云吹不散,一帆細雨濕湯瓶。
北風半夜卷滄溟,杖屨船頭候曉晴。滿目寒雲(yún)吹不散,一帆細雨濕湯瓶。
元代:
彭炳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長安三月酒如酥,花落平堤水滿初。楊柳簇門齊下馬,九龍池上看叉魚。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清代:
周貽繁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徵輪靜。西風勁。一杯清醑澆愁興。離懷弱。香衾薄。
有何紛擾,為誰驚覺。柝。柝。柝。
宋代:
韓淲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樓陰入清湖,南風渡歌鼓。旅夢不自持,悠揚定何許。
醒來疏雨過,兩目隘泥土。慮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戶。
唐代:
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
皇恩隻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