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詩八首 其五 邗溝
紀行詩八首 其五 邗溝。明代。張羽。 衰楊夾高防,北風暮颼颼。隨逢長老問,會言是邗溝。相傳開鑿初,民勞天為愁。至今濁河底,時見白髑髏。陸通梁宋郊,水漕荊吳舟。渠成萬世利,慮始難為謀。至今南北交,此土為名州。飛閣跨通波,張幄如云浮。憶昨少年日,寶馬珊瑚鉤。經過劇辛輩,結托金張儔。醉月瓊花觀,征歌明月樓。羅綺朝還暮,笙竽春復秋。繁華逐逝水,一往不可留。向來歌舞地,茫然狐兔丘。家老無兒孫,杖棰驅羊牛。少小心尚爾,不知今白頭。欲從亂離說,恐子增離憂。長揖分袂去,零淚如絲流。
[明代]:張羽
衰楊夾高防,北風暮颼颼。隨逢長老問,會言是邗溝。
相傳開鑿初,民勞天為愁。至今濁河底,時見白髑髏。
陸通梁宋郊,水漕荊吳舟。渠成萬世利,慮始難為謀。
至今南北交,此土為名州。飛閣跨通波,張幄如云浮。
憶昨少年日,寶馬珊瑚鉤。經過劇辛輩,結托金張儔。
醉月瓊花觀,征歌明月樓。羅綺朝還暮,笙竽春復秋。
繁華逐逝水,一往不可留。向來歌舞地,茫然狐兔丘。
家老無兒孫,杖棰驅羊牛。少小心尚爾,不知今白頭。
欲從亂離說,恐子增離憂。長揖分袂去,零淚如絲流。
衰楊夾高防,北風暮颼颼。隨逢長老問,會言是邗溝。
相傳開鑿初,民勞天為愁。至今濁河底,時見白髑髏。
陸通梁宋郊,水漕荊吳舟。渠成萬世利,慮始難為謀。
至今南北交,此土為名州。飛閣跨通波,張幄如雲浮。
憶昨少年日,寶馬珊瑚鈎。經過劇辛輩,結托金張儔。
醉月瓊花觀,征歌明月樓。羅綺朝還暮,笙竽春複秋。
繁華逐逝水,一往不可留。向來歌舞地,茫然狐兔丘。
家老無兒孫,杖棰驅羊牛。少小心尚爾,不知今白頭。
欲從亂離說,恐子增離憂。長揖分袂去,零淚如絲流。
唐代·張羽的簡介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 張羽的詩(341篇) 〕
宋代:
晁補之
莫求致仕且分司,此等劉伶笑婦兒。
投老寸陰如寸玉,從君了事只名癡。
莫求緻仕且分司,此等劉伶笑婦兒。
投老寸陰如寸玉,從君了事隻名癡。
明代:
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賢哉三謝後,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宋代:
陸游
稚荷出水榴花開,長苖圜鼙送舉杯。
村鄰相樂君勿笑,要是安健無兇災。
稚荷出水榴花開,長苖圜鼙送舉杯。
村鄰相樂君勿笑,要是安健無兇災。
清代:
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張君好遊複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鹹池,淩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明代:
俞彥
珠蕊初翻,銀河乍滿,風浪其間慣歷。須信來宵憶此宵,總迢遞、應強寥寂。
無賴封姨,多情烏鵲,畢竟佳期還覓。別離歲歲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珠蕊初翻,銀河乍滿,風浪其間慣曆。須信來宵憶此宵,總迢遞、應強寥寂。
無賴封姨,多情烏鵲,畢竟佳期還覓。別離歲歲一般情,又何用、常年悲戚。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