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茲園丈過訪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觀 其二
王茲園丈過訪偕登北寺塔旋至元都觀 其二。清代。許傳霈。 雨霽新草色,對坐興怡然。為問元都觀,游跡亂云煙。邀客復心許,齊步夕照天。平林花枝鬧,深院鶯語圓。香車和寶馬,相望時流連。我來傍小閣,煮茗汲清泉。洗得詩腸凈,何愁俗慮牽。四筵皆頷首,即此妙諦傳。
[清代]:許傳霈
雨霽新草色,對坐興怡然。為問元都觀,游跡亂云煙。
邀客復心許,齊步夕照天。平林花枝鬧,深院鶯語圓。
香車和寶馬,相望時流連。我來傍小閣,煮茗汲清泉。
洗得詩腸凈,何愁俗慮牽。四筵皆頷首,即此妙諦傳。
雨霽新草色,對坐興怡然。為問元都觀,遊跡亂雲煙。
邀客複心許,齊步夕照天。平林花枝鬧,深院鶯語圓。
香車和寶馬,相望時流連。我來傍小閣,煮茗汲清泉。
洗得詩腸淨,何愁俗慮牽。四筵皆頷首,即此妙諦傳。
唐代·許傳霈的簡介
余生而魯鈍,雅不善詩。歲辛巳,由湖返杭,尤絕意不吟詠,復何稿之可存乎。偶理叢殘,有不忍遽棄者,念少壯遭際多艱,賴母教辛勤,良朋切磋,得不汨沒天性,言情紀事,時見乎詞,則又不可以不存。爰按年錄之,起咸豐癸丑,終光緒辛巳,得八卷,計古今體若干首。初有無可齋、倦游軒、七二鈴館、春暉室諸編目,茲分注各年下以存舊名。
...〔
? 許傳霈的詩(417篇) 〕
清代:
許傳霈
韶華容易水東流,賴有回瀾枕石頭。同是溪山無盡意,蒼蒼松蔭好貽謀。
韶華容易水東流,賴有回瀾枕石頭。同是溪山無盡意,蒼蒼松蔭好貽謀。
清代:
李英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游北固,曾作釣鱸人。
偶結西河叟,朝朝駐水濱。誰知麋鹿性,還與白鷗親。
草伏情偏劇,風餐歲更貧。因思遊北固,曾作釣鱸人。
明代:
楊慎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雁齒紅橋仙舫,鴨頭綠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約伴明朝浣沙。
清代:
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
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
明代:
唐順之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
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
祗為抽簪早,歸來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猶是飯牛身。
負郭無新業,灌園有舊鄰。磯邊獨釣客,隴上偶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