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詠詩 其六 晨征聽曉鴻
八詠詩 其六 晨征聽曉鴻。南北朝。沈約。 聽曉鴻。曉鴻度將旦??缛跛?。發(fā)成山之遠岸。怵春歸之未幾。驚此歲之云半。出海漲之蒼茫。入云途之瀰漫。無東西之可辨。孰遐邇之能算。微昔見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漢。集勁風于弱軀。負重雪于輕翰。寒溪可以飲?;母蘅梢愿Z。溪水徒自清。微容豈足玩。秋蓬飛兮未極。塞草寒兮無色。吳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測。羨明月之馳光。顧征禽之駛翼。翼伊余馬之屢懷。知吾行之未極。夜綿綿而難曉。愁參差而盈臆。望山川悉無似。惟星河猶可識。孤雁夜南飛??蜏I夜沾衣。春鴻旦暮返。客子方未歸。歲去歡娛盡。年來容貌衰。攬衽形雖是。撫臆事多違。青緺雖長復易解。白云誠遠詎難依。
[南北朝]:沈約
聽曉鴻。曉鴻度將旦。跨弱水之微瀾。發(fā)成山之遠岸。
怵春歸之未幾。驚此歲之云半。出海漲之蒼茫。入云途之瀰漫。
無東西之可辨。孰遐邇之能算。微昔見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漢。
集勁風于弱軀。負重雪于輕翰。寒溪可以飲?;母蘅梢愿Z。
溪水徒自清。微容豈足玩。秋蓬飛兮未極。塞草寒兮無色。
吳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測。羨明月之馳光。顧征禽之駛翼。
翼伊余馬之屢懷。知吾行之未極。夜綿綿而難曉。愁參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無似。惟星河猶可識。孤雁夜南飛??蜏I夜沾衣。
春鴻旦暮返??妥臃轿礆w。歲去歡娛盡。年來容貌衰。
攬衽形雖是。撫臆事多違。青緺雖長復易解。白云誠遠詎難依。
聽曉鴻。曉鴻度將旦。跨弱水之微瀾。發(fā)成山之遠岸。
怵春歸之未幾。驚此歲之雲半。出海漲之蒼茫。入雲途之瀰漫。
無東西之可辨。孰遐邇之能算。微昔見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漢。
集勁風于弱軀。負重雪于輕翰。寒溪可以飲。荒臯可以竄。
溪水徒自清。微容豈足玩。秋蓬飛兮未極。塞草寒兮無色。
吳山高兮高度。越水深兮深不測。羨明月之馳光。顧征禽之駛翼。
翼伊餘馬之屢懷。知吾行之未極。夜綿綿而難曉。愁參差而盈臆。
望山川悉無似。惟星河猶可識。孤雁夜南飛。客淚夜沾衣。
春鴻旦暮返??妥臃轿礆w。歲去歡娛盡。年來容貌衰。
攬衽形雖是。撫臆事多違。青緺雖長複易解。白雲誠遠詎難依。
唐代·沈約的簡介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
? 沈約的詩(375篇) 〕
宋代:
呂本中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板蕩后,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闆蕩後,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明代:
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鹪莆魅沾勾鼓?,屋隙愁看返照來。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痣呂魅沾勾鼓海菹冻羁捶嫡諄?。
宋代:
袁燮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何人題作一靈山,千古佳名不可刊。
欲識此聲非浪得,試于高處一憑欄。
清代:
毛奇齡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huán)環(huán)無盡時。
一株柳樹千條葉。桃根巧向梅根接。花塢暗相通。新花隔幾重。
寶函春信杳。水漫紅魚小。半格軸頭絲。環(huán)環(huán)無盡時。
唐代:
白居易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xiāng)思,道似嚴陵七里灘。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xiāng)思,道似嚴陵七裡灘。
清代:
王時翔
一鏡香云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
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
一鏡香雲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
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