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唐代。孟浩然。 翠微終南里,雨后宜返照。閉關久沈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儒道雖異門,云林頗同調。兩心相喜得,畢景共談笑。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緬懷赤城標,更憶臨海嶠。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唐代]:孟浩然
翠微終南里,雨后宜返照。閉關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儒道雖異門,云林頗同調。
兩心相喜得,畢景共談笑。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
緬懷赤城標,更憶臨海嶠。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翠微終南裡,雨後宜返照。閉關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儒道雖異門,雲林頗同調。
兩心相喜得,畢景共談笑。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
緬懷赤城標,更憶臨海嶠。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
宋代:
俞桂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
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船兒學釣翁。
車馬滔滔厭軟紅,湖邊秋意屬西風。
木犀初放荷花老,買個船兒學釣翁。
唐代:
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
明代:
毛可珍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涌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西風憑吊景前賢,豸繡威名著簡編。暫建朱幡辭北闕,獨乘驄馬駐南天。
擐躬甲胄平諸峒,橫槊鴻文湧百川。恩渥九重深雨露,越臺遺構擬淩煙。
宋代:
楊炎正
露珠點點欲團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露珠點點欲團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檣。闌幹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清代:
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