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石(并引)
雙石(并引)。宋代。蘇軾。 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于背;其一玉白可鑒。漬以盆水,置幾案間。忽憶在潁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乃戲作小詩,為僚友一笑。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癡。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従鳥道絕峨眉。秋風與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宋代]:蘇軾
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于背;其一玉白可鑒。
漬以盆水,置幾案間。
忽憶在潁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乃戲作小詩,為僚友一笑。
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癡。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従鳥道絕峨眉。
秋風與作煙云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至揚州,獲二石,其一綠色,岡巒迤邐,有穴達于背;其一玉白可鑒。
漬以盆水,置幾案間。
忽憶在潁州日,夢人請住一官府,榜曰仇池。
覺而誦杜子美詩曰:“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
”乃戲作小詩,為僚友一笑。
夢時良是覺時非,汲水埋盆故自癡。
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従鳥道絕峨眉。
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
一點空明是何處,老人真欲住仇池。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
元代:
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圣門誰與嗣云來。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蟻潰金堤薄俗頹,聖門誰與嗣雲來。良難托諷追風雅,隻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明代:
于慎行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游。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福集豈無端,禍臻亮有由。枯魚過河泣,悔從鯨鱷遊。
揚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翻濤作風雨,噴浪成山丘。
唐代:
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宋代:
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隻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清代:
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
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幹。
明代:
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複停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