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七十古來稀
感皇恩·七十古來稀。宋代。辛棄疾。 七十古來稀,人人都道。不是陰功怎生到。松姿雖瘦,偏耐云寒霜曉。看君雙鬢底,青青好。樓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壺倒。從今康健,不用靈丹仙草。更看一百歲,人難老。
[宋代]:辛棄疾
七十古來稀,人人都道。不是陰功怎生到。松姿雖瘦,偏耐云寒霜曉。看君雙鬢底,青青好。樓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壺倒。從今康健,不用靈丹仙草。更看一百歲,人難老。
七十古來稀,人人都道。不是陰功怎生到。松姿雖瘦,偏耐雲寒霜曉。看君雙鬢底,青青好。樓雪初晴,庭闈嬉笑。一醉何妨玉壺倒。從今康健,不用靈丹仙草。更看一百歲,人難老。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
宋代:
洪朋
故城疊巘臨高臺,古木到天猿鳥哀。桐鄉官寺山水里,泉聲常疑驟雨來。
吾祖政成朱邑后,文采風流今未朽。王郎游刃無全牛,籍甚能名傳眾口。
故城疊巘臨高臺,古木到天猿鳥哀。桐鄉官寺山水裡,泉聲常疑驟雨來。
吾祖政成朱邑後,文采風流今未朽。王郎遊刃無全牛,籍甚能名傳衆口。
南北朝:
沈約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復危絕。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燕至葉未抽。鴻來枝已素。本出龍門山。長枝仰刺天。
上峰百丈絕。下趾萬尋懸。幽根已盤結。孤枝複危絕。
明代:
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宋代:
陸游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
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
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
宋代:
潘牥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