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至廣陵
四月十四日至廣陵。宋代。鄭伯熊。 春歸村塢綠陰迷,又向山腰轉馬蹄。收盡雪芳猶采擷,割殘云穗再扶犁。鄉(xiāng)謠到處無音律,野飯黃昏只筍齏。惟有客愁消不得,隔溪篁竹子規(guī)啼。
[宋代]:鄭伯熊
春歸村塢綠陰迷,又向山腰轉馬蹄。收盡雪芳猶采擷,割殘云穗再扶犁。
鄉(xiāng)謠到處無音律,野飯黃昏只筍齏。惟有客愁消不得,隔溪篁竹子規(guī)啼。
春歸村塢綠陰迷,又向山腰轉馬蹄。收盡雪芳猶采擷,割殘雲(yún)穗再扶犁。
鄉(xiāng)謠到處無音律,野飯黃昏隻筍齏。惟有客愁消不得,隔溪篁竹子規(guī)啼。
唐代·鄭伯熊的簡介
鄭伯熊(1124—1181),字景望,學者稱敷文先生,永嘉城區(qū)(今溫州市鹿城區(qū))人,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曾任國子監(jiān)丞、著作佐郎兼太子侍讀,婺州知州、寧國知府等職。任上曾設書院印行二程之書,聚生徒二百余人,親臨教授。 鄭伯熊繼承和發(fā)揚洛學與關學,葉適、陳亮亦曾向他問學。遺著有《鄭景望集》《鄭敷文書說》等。
...〔
? 鄭伯熊的詩(10篇) 〕
明代:
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禦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雲(yún)高。
宋代:
楊萬里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節(jié)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明代:
程敏政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雙槳悠悠出岸沙,釣魚人住水西涯。隔溪殘雪春猶淺,時見寒梅一樹花。
宋代:
馬廷鸞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山寒律琯又飛灰,萬壑松風冬起雷。
風景不殊雲(yún)黯淡,雪霜初霽日徘徊。
清代:
鄭獻甫
亭皋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云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
亭臯一葉下,村落暮寒生。落日到鴉背,流雲(yún)帶雁聲。
間招荷笠客,偶作傍山行。秋色散平楚,蕭蕭各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