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洞仙歌。清代。趙慶熹。 嫩涼如水,記新秋池館。向晚桐陰畫簾卷,正銀燈初上,掩過屏山,人靜也,有個黃昏坐慣。玉簫何處去,良夜沉沉,花影黃階兔華滿。深院起微風(fēng)、一點涼螢,自飛上、白羅團扇。看楊柳梢頭月趖西,盡把冷闌干、和衣靠暖。
[清代]:趙慶熹
嫩涼如水,記新秋池館。向晚桐陰畫簾卷,正銀燈初上,掩過屏山,人靜也,有個黃昏坐慣。
玉簫何處去,良夜沉沉,花影黃階兔華滿。深院起微風(fēng)、一點涼螢,自飛上、白羅團扇。
看楊柳梢頭月趖西,盡把冷闌干、和衣靠暖。
嫩涼如水,記新秋池館。向晚桐陰畫簾卷,正銀燈初上,掩過屏山,人靜也,有個黃昏坐慣。
玉簫何處去,良夜沉沉,花影黃階兔華滿。深院起微風(fēng)、一點涼螢,自飛上、白羅團扇。
看楊柳梢頭月趖西,盡把冷闌幹、和衣靠暖。
唐代·趙慶熹的簡介
(約公元一八四O年前后在世)字秋舲,浙江仁和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倜儻,工詩詞,家貧好讀書。第道光進士。遲回二十年,選延川知縣,不果往。改金華教授,亦末履任。慶熹工詩詞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館詩稿》、《香消酒醒詞》及《香消酒醒曲》,并傳于世。
...〔
? 趙慶熹的詩(92篇) 〕
清代:
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
嚙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裡與萬裡,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lǐng)祇內(nèi)傷。伊餘髫齔時,隨侍于朐陽。
明代:
周倫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復(fù)停勒。
華省得高彥,道誼端可即。暌違苦炎熱,書記每相憶。
因擬翠微寺,侵晨計登陟。適我絆公事,躋馬複停勒。
明代:
張孟兼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艫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fēng)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
宋代:
陳造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游鷗鷺應(yīng)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
一昨波光修禊事,賓奩俯枕玉奩開。
重遊鷗鷺應(yīng)偷眼,定記曾陪杖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