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
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唐代。王貞白。 山立只盈尋,高奇藥圃陰。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zhuǎn)深。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唐代]:王貞白
山立只盈尋,高奇藥圃陰。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zhuǎn)深。
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山立隻盈尋,高奇藥圃陰。風濤打欲碎,巖穴蟄方深。
蘚點晴偏綠,蛩藏曉競吟。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徒勞水府尋,宛在玉堂陰。蘭圃安雖窄,盆池映轉(zhuǎn)深。
山僧來盡愛,詩客見先吟。若是買花者,年年不計心。
唐代·王貞白的簡介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zhàn)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diào)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
? 王貞白的詩(71篇) 〕
宋代:
陸游
清世念遺民,常情重老人。
饋漿煩郡府,分胙媿鄉(xiāng)鄰。
清世念遺民,常情重老人。
饋漿煩郡府,分胙媿鄉(xiāng)鄰。
宋代:
許及之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拂拭滄波遠接天,摩挲喬木老生煙。題詩作畫人何在,萬古蓬窗一覺眠。
明代:
桂彥良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
蛟龍作雲(yún)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明代:
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
宋代:
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學得浮雲(yún)往複還,裡中不出孰追攀。
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
明代:
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一望雲(yún)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