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
遙碧軒作呈使君少隱時欲赴召。宋代。陳與義。 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君為邊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朝來爽氣如有期,送我憑軒一杯酒。丈夫已忍猿鶴羞,欲去且復斯須留。西峰木脫亂鬟擁,東嶺煙破修眉浮。主人愛客山更好,醉里一笑驚蠻州。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
[宋代]:陳與義
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君為邊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來爽氣如有期,送我憑軒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鶴羞,欲去且復斯須留。
西峰木脫亂鬟擁,東嶺煙破修眉浮。
主人愛客山更好,醉里一笑驚蠻州。
丁寧云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
我本山中人,尺一喚起趨埃塵。
君為邊城守,作意邀山入窗牖。
朝來爽氣如有期,送我憑軒一杯酒。
丈夫已忍猿鶴羞,欲去且複斯須留。
西峰木脫亂鬟擁,東嶺煙破修眉浮。
主人愛客山更好,醉裡一笑驚蠻州。
丁甯雲雨莫作厄,明日青山當送客。
唐代·陳與義的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
? 陳與義的詩(374篇) 〕
宋代:
周必大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曾以詩書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諸生亦有如何武,爭詠三章轉上聞。
宋代:
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
猿鶴已回塵外駕,煙雲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宋代:
趙蕃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里偷閒每見存。
我住東郊祇樹園,無人肯顧席為門。多君用意非流俗,忙裡偷閒每見存。
宋代:
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隻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清代:
陳去病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驕陽時節花如火。猩紅一樹裙兒妒。莫說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端的費相思。問伊知不知。
明代:
朱同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后,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
過門未識子全面,久矣逢人說項斯。宦志已灰更變後,宗枝還念未分時。
曾楊近古無神術,盧扁于今有國醫。尚擬好風吹杖履,夜深雨足剪園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