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思惠酒并二絕時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韻 其一
謝景思惠酒并二絕時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韻 其一。宋代。王之望。 戶外驚聞剝啄聲,東山消息到柴荊。兩章著意撩衰白,風味相扶有曲生。
[宋代]:王之望
戶外驚聞剝啄聲,東山消息到柴荊。兩章著意撩衰白,風味相扶有曲生。
戶外驚聞剝啄聲,東山消息到柴荊。兩章著意撩衰白,風味相扶有曲生。
唐代·王之望的簡介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詩人、書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陽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縣),后寓居臺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其父王綱,任徽州(今安徽省歙縣)通判(與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對金人立賣國求榮的張邦昌為君,為時人所敬重。紹興八年(1138年)中進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臨海。所著有《漢濱集》、《奏議》、《經(jīng)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詩人。
...〔
? 王之望的詩(148篇) 〕
明代:
徐熥
執(zhí)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里待名駒。
執(zhí)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壚。不須嗟伏櫪,千裡待名駒。
明代:
李舜臣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一從吹管動,陽氣物應知。河柳滋將遍,江梅爛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歸時。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禮司。
清代:
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shù)、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nóng)路。
別燕雲(yún)軟紅塵土,闆輿一兩輕禦。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shù)、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裡,乍暖勸農(nóng)路。
清代:
沈岸登
一樹冷楓葉,六幅軟帆船。五湖秋色無恙,空翠竟長天。
竹塢籬邊稚子,桂巷堂前老母,遲爾已經(jīng)年。落日尚明滅,歸燕也翩躚。
一樹冷楓葉,六幅軟帆船。五湖秋色無恙,空翠竟長天。
竹塢籬邊稚子,桂巷堂前老母,遲爾已經(jīng)年。落日尚明滅,歸燕也翩躚。
清代:
樊增祥
我已江南游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
我已江南遊倦,不堪聽管弦。又畫閣、軟舞嬌歌,蘭陵酒、淺泛金船。
白頭梨園子弟,初相見、記在天寶前。自翠華、迤邐西巡,霓裳曲、往往傳世間。
唐代:
鄭谷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
枯桑河上村,寥落舊田園。少小曾來此,悲涼不可言。
訪鄰多指冢,問路半移原。久歉家僮散,初晴野薺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