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行送軒宗冕歸山
龍湫行送軒宗冕歸山。元代。李孝光。 大龍湫,小龍湫,青天倒瀉銀河流。海風吹練白杲杲,雪花滿面寒颼颼。詎那大士濯足處,碧波下見長黃虬。山僧洗缽白云動,澗猿飲子蒼巖幽。神蹤隱見不可測,幻境變化誰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錫辭神州。天香飄飄滿衣袖,散作雨露東南陬。老夫送別歌龍湫,芙蓉花開溪水頭。永嘉妙語猶可續(xù),永夜松聲消客愁。思君何處寄清夢,三十六峰明月秋。
[元代]:李孝光
大龍湫,小龍湫,青天倒瀉銀河流。海風吹練白杲杲,雪花滿面寒颼颼。
詎那大士濯足處,碧波下見長黃虬。山僧洗缽白云動,澗猿飲子蒼巖幽。
神蹤隱見不可測,幻境變化誰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錫辭神州。
天香飄飄滿衣袖,散作雨露東南陬。老夫送別歌龍湫,芙蓉花開溪水頭。
永嘉妙語猶可續(xù),永夜松聲消客愁。思君何處寄清夢,三十六峰明月秋。
大龍湫,小龍湫,青天倒瀉銀河流。海風吹練白杲杲,雪花滿面寒颼颼。
詎那大士濯足處,碧波下見長黃虬。山僧洗缽白雲(yún)動,澗猿飲子蒼巖幽。
神蹤隱見不可測,幻境變化誰能求?道人此地昔追遊,泠然一錫辭神州。
天香飄飄滿衣袖,散作雨露東南陬。老夫送別歌龍湫,芙蓉花開溪水頭。
永嘉妙語猶可續(xù),永夜松聲消客愁。思君何處寄清夢,三十六峰明月秋。
唐代·李孝光的簡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后代學者多稱之“李五峰”。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年時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趨時尚,與楊維楨并稱“楊李”。早年隱居在雁蕩五峰山下,四方之士,遠來受學,名譽日廣。至正七年(1347)應召為秘書監(jiān)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書監(jiān)丞。至正十年(1350)辭職南歸,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歲。著有《五峰集》20卷。
...〔
? 李孝光的詩(259篇) 〕
宋代:
華岳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里風煙十載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白旄持節(jié)使單于,萬裡風煙十載餘。
柳毅不行沙漠路,卻憑歸雁為傳書。
明代:
曹學佺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qū)。
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qū)。
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
唐代:
盧綸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岳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
苦霧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yī)王。
落日映危檣,歸僧向嶽陽。注瓶寒浪靜,讀律夜船香。
苦霧沈山影,陰霾發(fā)海光。群生一何負,多病禮醫(yī)王。
宋代:
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魚龍。
火燒水轉休惆悵,且看中流樹蔭濃。
明代:
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
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
宋代:
王庭圭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只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