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祭酒邱先生
上祭酒邱先生。明代。林景清。 生本凡庸子,家居閩海涯。少小頗知覺,向善心孜孜。長大事儒業(yè),執(zhí)經(jīng)游泮池。竊廩踰十載,五科皆見遺。年歲苦相迫,發(fā)身無他岐。慈母早棄背,嚴翁霜鬢垂。顯揚失初志,驚惕徒嗟咨。池魚不自化,籠鳥將安飛。鱗羽縱脩飭,違時深見譏。偶爾遇恩詔,輸粟來京畿。懷赧苦不避,養(yǎng)祿圖孝思。幸得橋門路,拜瞻我宗師。造就蒙至教,聞見增新知。滿擬策駑鈍,于時當脫羈。詎意蹈前轍,所謀轉(zhuǎn)乖違。行取限名次,三年尚無期。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歸計既弗遂,行囊亦無資。濫叨糊口計,數(shù)子來相依。深冬忽抱病,請借求良醫(yī)。適遇行禁罰,謬坐違嚴規(guī)。誠恪莫自愬,頑梗混同歸。舊館不久復(fù),生徒各分離。日給仰無助,寸心恒自持。此情不得已,臥地干霜威。笞辱固自取,迫切還可推。豈不深揣量,叩叩陳苦詞。班門眾所畏,操斧非所宜。但謂師弟子,恩義兼有之。情或信可憫,往過寧復(fù)追。雷霆雖震擊,雨露多沾濡。我?guī)燇w天者,愿言鑒愚癡。
[明代]:林景清
生本凡庸子,家居閩海涯。少小頗知覺,向善心孜孜。
長大事儒業(yè),執(zhí)經(jīng)游泮池。竊廩踰十載,五科皆見遺。
年歲苦相迫,發(fā)身無他岐。慈母早棄背,嚴翁霜鬢垂。
顯揚失初志,驚惕徒嗟咨。池魚不自化,籠鳥將安飛。
鱗羽縱脩飭,違時深見譏。偶爾遇恩詔,輸粟來京畿。
懷赧苦不避,養(yǎng)祿圖孝思。幸得橋門路,拜瞻我宗師。
造就蒙至教,聞見增新知。滿擬策駑鈍,于時當脫羈。
詎意蹈前轍,所謀轉(zhuǎn)乖違。行取限名次,三年尚無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歸計既弗遂,行囊亦無資。
濫叨糊口計,數(shù)子來相依。深冬忽抱病,請借求良醫(yī)。
適遇行禁罰,謬坐違嚴規(guī)。誠恪莫自愬,頑梗混同歸。
舊館不久復(fù),生徒各分離。日給仰無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臥地干霜威。笞辱固自取,迫切還可推。
豈不深揣量,叩叩陳苦詞。班門眾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謂師弟子,恩義兼有之。情或信可憫,往過寧復(fù)追。
雷霆雖震擊,雨露多沾濡。我?guī)燇w天者,愿言鑒愚癡。
生本凡庸子,家居閩海涯。少小頗知覺,向善心孜孜。
長大事儒業(yè),執(zhí)經(jīng)遊泮池。竊廩踰十載,五科皆見遺。
年歲苦相迫,發(fā)身無他岐。慈母早棄背,嚴翁霜鬢垂。
顯揚失初志,驚惕徒嗟咨。池魚不自化,籠鳥將安飛。
鱗羽縱脩飭,違時深見譏。偶爾遇恩詔,輸粟來京畿。
懷赧苦不避,養(yǎng)祿圖孝思。幸得橋門路,拜瞻我宗師。
造就蒙至教,聞見增新知。滿擬策駑鈍,于時當脫羈。
詎意蹈前轍,所謀轉(zhuǎn)乖違。行取限名次,三年尚無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歸計既弗遂,行囊亦無資。
濫叨糊口計,數(shù)子來相依。深冬忽抱病,請借求良醫(yī)。
適遇行禁罰,謬坐違嚴規(guī)。誠恪莫自愬,頑梗混同歸。
舊館不久複,生徒各分離。日給仰無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臥地幹霜威。笞辱固自取,迫切還可推。
豈不深揣量,叩叩陳苦詞。班門衆(zhòng)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謂師弟子,恩義兼有之。情或信可憫,往過甯複追。
雷霆雖震擊,雨露多沾濡。我?guī)燇w天者,願言鑒愚癡。
元代:
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fā)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yè)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自笑青雲(yún)遠,誰憐白發(fā)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yè)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宋代:
趙蕃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遠道。
秋陽既已后,朔風(fēng)尚茲早。
人言天宇澄,政好行遠道。
秋陽既已後,朔風(fēng)尚茲早。
宋代:
劉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無幾。
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里。遲速詎幾何,推分故爾耳。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無幾。
力薄日一舍,力壯日百裡。遲速詎幾何,推分故爾耳。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fēng)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guān)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fēng)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guān)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宋代:
周紫芝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fēng)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fēng)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fēng)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fēng)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雲(yún)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fù)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