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田山贈石雨
象田山贈石雨。清代。黃宗會。 杖頭已撥千峰霧,入水拖泥何處去。嶺頭日落黃蘆暗,老麂呼風毛欲豎。嶺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長年袖缽垂手歸,濯足溪頭弄新句。天寒路凍寂無人,頭鏗然掘枯芋。我來一笑調偶同,摩挲寒崖數煙樹。深夜孤鐙倒牛篋,戛更病雁亦哀訴。雄峰大剎列相望,兩宗法席紛旁午。子獨何為餓空谷,笑勘諸方多不顧。垂鉤豈解釣獰龍,元賞時與古人遇。
[清代]:黃宗會
杖頭已撥千峰霧,入水拖泥何處去。嶺頭日落黃蘆暗,老麂呼風毛欲豎。
嶺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長年袖缽垂手歸,濯足溪頭弄新句。
天寒路凍寂無人,頭鏗然掘枯芋。我來一笑調偶同,摩挲寒崖數煙樹。
深夜孤鐙倒牛篋,戛更病雁亦哀訴。雄峰大剎列相望,兩宗法席紛旁午。
子獨何為餓空谷,笑勘諸方多不顧。垂鉤豈解釣獰龍,元賞時與古人遇。
杖頭已撥千峰霧,入水拖泥何處去。嶺頭日落黃蘆暗,老麂呼風毛欲豎。
嶺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長年袖缽垂手歸,濯足溪頭弄新句。
天寒路凍寂無人,頭鏗然掘枯芋。我來一笑調偶同,摩挲寒崖數煙樹。
深夜孤鐙倒牛篋,戛更病雁亦哀訴。雄峰大剎列相望,兩宗法席紛旁午。
子獨何為餓空谷,笑勘諸方多不顧。垂鈎豈解釣獰龍,元賞時與古人遇。
唐代·黃宗會的簡介
黃宗會(1618-1663)字澤望,號縮齋,又號藤龕,學者稱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學者,經學家,余姚(現浙江省寧波余姚市)人。東林七君子黃尊素第三子。黃宗會與兄黃宗羲,黃宗炎并稱“浙東三黃”,三人也是明清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會,明末崇禎年間的拔貢生,性格狷介,讀書過目不忘,日必盡百頁,有事則次日倍其常課。自經史四部外,釋道二藏,未嘗不一周也。詩文古澹而有根據。早年受業于兄長黃宗羲。明亡后,隱于浮屠,浪游名山,以疾終。
...〔
? 黃宗會的詩(2篇) 〕
明代:
陳履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愿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
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高樓一上思依依,笑倚瓊枝願不違。懸榻可堪憐寂寞,開尊偏喜對芳菲。
風生睥睨煙光淡,雨過階除暑氣微。為問登臨能賦者,座中誰似謝玄暉。
清代:
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金朝:
李獻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
宋代:
陸游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
孔明百畝桑,景略十具牛,豈無子孫念,飽暖自可休。
種桑吾廬西,微徑出南陌,三月葉暗園,四月葚可摘。
宋代:
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形安宇泰即吾鄉,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唐代:
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