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
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宋代。陳文蔚。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顏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后人謂二子,獨(dú)得道之原。脫落章句卑,統(tǒng)宗而會元。誰知圣門教,入道固有門。非博奚反約,溯流乃求源。顏曾日用功,如海眾水吞。及其成功后,木落歸本根。固非求捷徑,大學(xué)廢講論。李君敞高閣,駕言避俗喧。藏書比鄴侯,日夕手自翻,百家期貫穿,目擊萬里存。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一旦忽融會,豁然破籬籓。笑彼習(xí)忘子,讀書嘗憚煩。
[宋代]:陳文蔚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
顏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
后人謂二子,獨(dú)得道之原。
脫落章句卑,統(tǒng)宗而會元。
誰知圣門教,入道固有門。
非博奚反約,溯流乃求源。
顏曾日用功,如海眾水吞。
及其成功后,木落歸本根。
固非求捷徑,大學(xué)廢講論。
李君敞高閣,駕言避俗喧。
藏書比鄴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貫穿,目擊萬里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會,豁然破籬籓。
笑彼習(xí)忘子,讀書嘗憚煩。
曾參一唯外,相顧了無言。
顔淵但如愚,永謝枝葉繁。
後人謂二子,獨(dú)得道之原。
脫落章句卑,統(tǒng)宗而會元。
誰知聖門教,入道固有門。
非博奚反約,溯流乃求源。
顔曾日用功,如海衆(zhòng)水吞。
及其成功後,木落歸本根。
固非求捷徑,大學(xué)廢講論。
李君敞高閣,駕言避俗喧。
藏書比鄴侯,日夕手自翻,
百家期貫穿,目擊萬裡存。
上下洞今古,高深察乾坤。
一旦忽融會,豁然破籬籓。
笑彼習(xí)忘子,讀書嘗憚煩。
唐代·陳文蔚的簡介
陳文蔚(約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饒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師事朱熹。嘗舉進(jìn)士。慶元中,(1198)館于朱熹家,課其諸孫。又講讀鉛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bǔ)迪功郎。學(xué)者稱克齋先生。文蔚著有克齋集十七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
? 陳文蔚的詩(226篇) 〕
宋代:
柳永
吳會風(fēng)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
吳會風(fēng)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臺絳闕,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娥畫舸,紅粉朱樓。
宋代:
劉宰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
風(fēng)云有幸逢千載,里社應(yīng)先庛萬間。
六樹庭前過屋山,一枝仙桂許高攀。
風(fēng)雲(yún)有幸逢千載,裡社應(yīng)先庛萬間。
明代:
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shù)老今誰在,風(fēng)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shù)老今誰在,風(fēng)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清代:
陸求可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清代:
瞿士雅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
鶯啼燕語芳菲節(jié),春水晴山祓禊詞。
酒滿金船花滿枝,年年高會趁花時。
鶯啼燕語芳菲節(jié),春水晴山祓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