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春宮
慶春宮。宋代。張炎。 蟾窟研霜,蜂房點蠟,一枝曾伴涼宵。清氣初生,丹心未折,濃艷到此都消。避風歸去,貯金屋、妝成漢嬌。栗肌微潤,和露吹香,直與秋高。小山舊隱重招。記得相逢,古道迢遙。把酒長歌,插花短舞,誰在水國吹簫。馀音何處,看萬里、星河動搖。廣庭人散,月淡天心,鶴下銀橋。
[宋代]:張炎
蟾窟研霜,蜂房點蠟,一枝曾伴涼宵。清氣初生,丹心未折,濃艷到此都消。避風歸去,貯金屋、妝成漢嬌。栗肌微潤,和露吹香,直與秋高。小山舊隱重招。記得相逢,古道迢遙。把酒長歌,插花短舞,誰在水國吹簫。馀音何處,看萬里、星河動搖。廣庭人散,月淡天心,鶴下銀橋。
蟾窟研霜,蜂房點蠟,一枝曾伴涼宵。清氣初生,丹心未折,濃豔到此都消。避風歸去,貯金屋、妝成漢嬌。栗肌微潤,和露吹香,直與秋高。小山舊隱重招。記得相逢,古道迢遙。把酒長歌,插花短舞,誰在水國吹簫。馀音何處,看萬裡、星河動搖。廣庭人散,月淡天心,鶴下銀橋。
唐代·張炎的簡介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
? 張炎的詩(306篇) 〕
宋代:
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宋代:
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淩雲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
弦歌化裡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宋代:
孔平仲
驅馬汴河西,從此游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驅馬汴河西,從此遊帝鄉。瞻言驛堠短,喜及春日長。
碧瓦映茅茨,人煙密相望。芻茭足供馬,亦有酒可嘗。
明代:
邵寶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里,萬峰青接水邊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鶯。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清代:
敦敏
浮云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
浮雲漸盡尚模糊,慚說星眸戀若珠。對面花如隔秘霧,推窗月似障紗幮。
難同阮藉論青白,好向維摩參寂無。忽憶東堂狂飲夜,燈光爛燦醉呼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