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因老見贈
次韻因老見贈。宋代。王之道。 扁舟歷陽來,訪君得少息。登堂默無語,見老稱目擊。去年糝江上,群盜羅劍戟。君時濡須游,入山笑相揖。肩擔祖師禪,問答揮楖栗。豈惟警聾聵,亦足慰岑寂。春容褪丹青,雨意鋪水墨。定將儻赴感,澄霽自端的。麥秋數日間,饑腸頗貪得。兵余敝廬盡,何獨空四壁。維摩幸無恙,胡避有新室。白云本無心,能歸定能出。歸然三杰峰,況是舊相識。我有半仙丹,和劑等昌木。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實。
[宋代]:王之道
扁舟歷陽來,訪君得少息。
登堂默無語,見老稱目擊。
去年糝江上,群盜羅劍戟。
君時濡須游,入山笑相揖。
肩擔祖師禪,問答揮楖栗。
豈惟警聾聵,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鋪水墨。
定將儻赴感,澄霽自端的。
麥秋數日間,饑腸頗貪得。
兵余敝廬盡,何獨空四壁。
維摩幸無恙,胡避有新室。
白云本無心,能歸定能出。
歸然三杰峰,況是舊相識。
我有半仙丹,和劑等昌木。
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實。
扁舟曆陽來,訪君得少息。
登堂默無語,見老稱目擊。
去年糝江上,群盜羅劍戟。
君時濡須遊,入山笑相揖。
肩擔祖師禪,問答揮楖栗。
豈惟警聾聵,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鋪水墨。
定將儻赴感,澄霽自端的。
麥秋數日間,饑腸頗貪得。
兵餘敝廬盡,何獨空四壁。
維摩幸無恙,胡避有新室。
白雲本無心,能歸定能出。
歸然三傑峰,況是舊相識。
我有半仙丹,和劑等昌木。
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實。
唐代·王之道的簡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
? 王之道的詩(991篇) 〕
宋代:
沈遼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
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鶴馭已歸三十春,至今重閣無纖塵。蟠桃誰知天上事,白骨不駐城中人。
門外江流似平昔,林間鳥雀空悲辛。當時留侯強辟谷,黃石老翁悟終身。
明代:
顧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虎縱不敢射,可射寧獨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虎縱不敢射,可射甯獨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宋代:
宋庠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榮路徘徊力已疲,保全恩惠劇春熙。
須知散櫟無庸日,方到群材構廈時。
明代:
徐溥
賢哉三謝后,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賢哉三謝後,分命守開州。卓犖才聲重,循良政績優。
論交當早歲,惜別已深秋。五馬馳官道,雙旌指驛樓。
宋代:
耶律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后,幾度窮兵戰不還。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宋代:
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
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