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二十。宋代。晁補之。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嗟予競何為,十駕曦后塵。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平生不共飲,嘆息無與親。問道伯昏室,何人獨知津。各在天一方,淚落衣上巾。歸休可共隱,山中復何人。
[宋代]:晁補之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復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競何為,十駕曦后塵。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飲,嘆息無與親。
問道伯昏室,何人獨知津。
各在天一方,淚落衣上巾。
歸休可共隱,山中復何人。
黃子似淵明,城市亦複真。
陳君有道舉,化行閭井淳。
張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難及,淮海一髯秦。
嗟予競何為,十駕曦後塵。
文章不急事,用意斯已勤。
平生不共飲,歎息無與親。
問道伯昏室,何人獨知津。
各在天一方,淚落衣上巾。
歸休可共隱,山中複何人。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
宋代:
鄭思肖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
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無力可為用,登樓欲斷魂。望西憂逆賊,指北說中原。
糧運供淮餉,軍行戍漢屯。何年遂所志,一統正乾坤。
明代:
皇甫汸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寧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云。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為訪山居勝,門前一水分。甯知牽世網,未果謝人群。
滿徑翳秋草,虛窗閒白雲。非關乘雪興,了恨未逢君。
明代:
胡應麟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游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騮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悵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清代:
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餘霞斂複晴,昏煙淡將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