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庭植喜雨韻
次林庭植喜雨韻。宋代。李光。 一瓣黎沈徹九幽,隨車甘雨散民憂。風聲震海驅云出,雨點翻空捲地流。午夜村墟無吠犬,夕陽坡隴有耕牛。歡謠不獨聞田父,更向東陵覓故侯。
[宋代]:李光
一瓣黎沈徹九幽,隨車甘雨散民憂。風聲震海驅云出,雨點翻空捲地流。
午夜村墟無吠犬,夕陽坡隴有耕牛。歡謠不獨聞田父,更向東陵覓故侯。
一瓣黎沈徹九幽,隨車甘雨散民憂。風聲震海驅雲出,雨點翻空捲地流。
午夜村墟無吠犬,夕陽坡隴有耕牛。歡謠不獨聞田父,更向東陵覓故侯。
唐代·李光的簡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發,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詞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陽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累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紹興十一年(1141年),貶藤州安置,后更貶至昌化軍。秦檜死,內遷郴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復左朝奉大夫。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贈資政殿學士,賜謚莊簡。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莊簡集》等。
...〔
? 李光的詩(336篇) 〕
唐代:
白居易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說是虛傳。
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宋代:
楊萬里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若道尋春被雨催,如何隨處兩三杯。
晚晴曉雨如翻手,有底虧儂不好來。
明代:
殷序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凌寥廓。
石門我來不厭頻,悠然欲酌還自酌。千崖冥冥送雨來,萬木紛紛向人落。
丹邱已會煩青鳥,青田猶未見元鶴。句漏小住亦多時,便欲從此淩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