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遠峽
過清遠峽。元代。梁士楚。 兩岸青山翠欲流,天涯萍跡便堪游。層巒倒影藏仙窟,一水新潮蕩客舟。系石藤蘿常伴月,穿云猿狖自鳴秋。凝眸未盡尋幽興,直欲高飛最上頭。
[元代]:梁士楚
兩岸青山翠欲流,天涯萍跡便堪游。層巒倒影藏仙窟,一水新潮蕩客舟。
系石藤蘿常伴月,穿云猿狖自鳴秋。凝眸未盡尋幽興,直欲高飛最上頭。
兩岸青山翠欲流,天涯萍跡便堪遊。層巒倒影藏仙窟,一水新潮蕩客舟。
系石藤蘿常伴月,穿雲猿狖自鳴秋。凝眸未盡尋幽興,直欲高飛最上頭。
唐代·梁士楚的簡介
廣東番禺人,字思立。嘉靖三十一年舉于鄉(xiāng)。入仕,授詔安縣令。屢破倭寇,遷貴州參議。居官謹慎,御下有恩。有《木灣集》、《沿海要害圖說》。
...〔
? 梁士楚的詩(11篇) 〕
清代:
樊增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明代:
鄭善夫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
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遊。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宋代:
顧逢
此山雖小眾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此山雖小衆(zhòng)山尊,半近吳城半近村。
一壑風煙龍窟宅,滿堂巾盔佛兒孫。
宋代:
釋印肅
紅黃碧綠是誰成,會得無不合天真。
祗這一株驚被夢,令知大地百花新。
紅黃碧綠是誰成,會得無不合天真。
祗這一株驚被夢,令知大地百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