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長城
詠長城。唐代。汪遵。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唐代]:汪遵
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裡連雲(yún)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譯文
秦王朝修筑的長城固若金湯,北方外敵全都無法越過臨洮。
雖然他的長城宏偉浩大,高接云天,政權卻是迅速瓦解,還不及堯帝殿前的三尺臺階。
注釋
蕃戎:指當時北方的匈奴等少數(shù)民族。
臨洮:秦置縣名,在今甘肅省臨洮縣,毗鄰國境,是長城防線上的軍事重鎮(zhèn)。
堯:帝堯,中國古代的賢君。
這是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在游覽長城的過程中偶有所感,認為再強大的軍事武力。也遠遠不如仁義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強盛烜赫一時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堯庭舜階相提并論。
唐代·汪遵的簡介
(全唐詩云:一作王遵)(約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與許棠同鄉(xiāng)。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tǒng)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寄托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深沉感慨。
...〔
? 汪遵的詩(60篇) 〕
明代:
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
瘴雨灑林煙不掃,火云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
瘴雨灑林煙不掃,火雲(yún)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明代:
薛瑄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里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
連山忽斷禹門開,中有黃流萬裡來。更欲登臨窮勝觀,卻愁咫尺會風雷。
宋代:
姚勉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謝卻君恩入寒塵,宮花從此不能春。
丹青恨毛延壽,婁敬先為作俑人。
魏晉:
張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游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秦人不窺兵。趙勝南詛楚。乃與毛遂行。黃歇北適秦。
太子還入荊。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我則異于是。
明代:
陳子升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
明代:
湛若水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yǎng)奇翅,他日一鳴翀?zhí)祜w。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yǎng)奇翅,他日一鳴翀?zhí)祜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