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安禪師塔
赤谷安禪師塔。唐代。盧照鄰。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云。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且當事芝朮,從吾所好云。
[唐代]:盧照鄰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
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云。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
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
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
且當事芝朮,從吾所好云。
獨坐巖之曲,悠然無俗紛。
酌酒呈丹桂,思詩贈白雲。
煙霞朝晚聚,猿鳥歲時聞。
水華競秋色,山翠含夕曛。
高談十二部,細核五千文。
如如數冥昧,生生理氛氳。
古人有糟粕,輪扁情未分。
且當事芝朮,從吾所好雲。
譯文
獨坐在深深的山谷,悠然無紛紛的俗情。
酒香與桂香一齊飄散,詩情與白云一同飛升。
煙霞朝起晚又落,秋來猿嘯馬又鳴。
水光與秋色相映,青山襯夕陽火紅。
高談佛典十二部,細說老子道德經。
真如之數難明曉,生生之道見分明。
古人之言有糟粕,輪扁心得說不清。
且去山中種芝草,生活原本為稱心。
注釋
曲:深隱之處,此處指山谷。
紛:雜亂。俗紛:諸多世間事。
曛:日落的余光。
十二部:佛教的所有經典分為十二類,稱十二部。
五千文:老子《道德經》,其書約五千字,故稱。
如如:亦名真如,用人們的智慧所解知的佛教真理。法性之理體,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諸法皆如,故云如如。冥昧:模糊幽暗。
生生:既為佛教名詞,亦為中國傳統哲學術語。佛教名詞乃小乘佛教薩婆多部(意譯一切有部)的主張。本無今有叫作“生”,能生此“生”名為“生生”。該詩中“生生”應為中國傳統哲學中術語,指新舊變化中新事物的產生。《易·系辭上》:“生生之謂易。”氛氳:盛貌。
輪扁情未份:此處用輪扁斫輪的典故。
事芝術:種芝草。古人以為芝是仙草,服之可以長生,故稱靈芝。
參考資料:
1、蔣述卓.禪詩三百首賞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8-10
唐代·盧照鄰的簡介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 盧照鄰的詩(127篇) 〕
明代:
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元代:
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
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宋代:
施樞
簾底臨鸞惜歲華,鬢云慵掠寶釵斜。
落梅香斷無消息,一樹春風屬杏花。
簾底臨鸞惜歲華,鬢雲慵掠寶釵斜。
落梅香斷無消息,一樹春風屬杏花。
唐代:
劉兼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凈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琴中難挑孰憐才,獨對良宵酒數杯。蘇子黑貂將已盡,
宋弘青鳥又空回。月穿淨牖霜成隙,風卷殘花錦作堆。
欹枕夢魂何處去,醉和春色入天臺。
唐代:
白居易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里灘。
石淺沙平流水寒,水邊斜插一漁竿。
江南客見生鄉思,道似嚴陵七裡灘。
明代:
鄧云霄
旅食京華且歲時,西風又報入桐枝。積薪宦況秋逾冷,落葉驚心鬢易絲。
朔氣近邊聞雁早,嶺云臨海得書遲。憂時寄遠俱無賴,惆悵新停濁酒卮。
旅食京華且歲時,西風又報入桐枝。積薪宦況秋逾冷,落葉驚心鬢易絲。
朔氣近邊聞雁早,嶺雲臨海得書遲。憂時寄遠俱無賴,惆悵新停濁酒卮。